【原】这么害羞的一小段「王诜」,叫我如何敢认

3297 足球世界杯怎么画 | 2025-11-16 05:54:20

《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我本来是要错过的,好在上博大发慈悲延长了几天,元旦假期后才落下帷幕,我也得以多见了几件唐宋书画。

唐,佚名《大般涅槃经菩萨品第十六卷》

较典型的唐代写经,书法水平中等。孙伯渊捐赠。

北宋,王诜(传)《水墨本烟江叠嶂图卷》

早就知道上博有两卷王诜的《烟江叠嶂图》,青绿本见过两次,洵为极品,但这水墨本并苏轼烟江叠嶂诗却始终深藏不露,所以这次得知要展,心情颇为雀跃。不过如图所见,现场只展了开头这么一小段,苏字更无半点踪影。但这一小段已经基本可以确认不是王晋卿手笔,谢稚柳、徐邦达两位先生却认定是王作,实在奇怪。为逝者讳、尊重捐赠者的表述我可以理解,但媒体在此次展览以及纪念钟银兰老师的文章中往往混淆两本《烟江叠嶂图》,说水墨本却配青绿本的图,实在有误导观众之嫌。此作笔墨与同是水墨画的真笔《渔村小雪》比,差距较大,上博只展一小段,或也是心虚。

南宋,马和之《周颂十篇图卷》

也只是展了这一段,我以为是见过的,其实跟上博绘画馆经常展的《陈风十篇图卷》混淆了,这件是第一次见。很典型的蚂蟥描,按钟银兰老师的分析,是南宋院画家仿马和之的作品(徐邦达先生说《陈风》也是),我见的马和之不多,觉得此卷画得已经很好,而且品相好,不知道为何一直只展《陈风》不展这件。胡厥文、胡叔常捐赠。

宋拓,蔡襄《书茶录黄庭内景经册》

所展一开是《茶录》的后序,《茶录》是蔡襄所写的宋代十分重要的茶学专著。《黄庭内景经》则是道家经典。孙伯渊捐赠。

此外,北宋《胞胎经卷》、南宋魏了翁《行书文向帖》、元代华祖立《玄门十子图卷》都曾见过,不再赘述。

明,杜琼《脱履名区图》

属于杜琼、沈周、刘珏山水合卷的第一段,可见沈周受杜琼影响颇大。沈同樾、顾榴、顾佛、顾笃璋、顾笃瑄、顾笃球捐赠。

明,沈周《云际停舟图》

又是比较少见的沈周细笔青绿山水,非常高的轴,下半段都没展开,看不到“停舟”,只好找个网图看全貌。个人觉得不大像沈周的手笔。孙伯渊捐赠。

明,文徵明《半塘烟月图》

真不知道上博还藏有多少没见过的吴门书画,这件非常小清新,半塘就是今天的山塘街一带,远处的山应该就是虎丘吧。王一平捐赠。

明,佚名《徐渭小像》

诗堂有徐渭自赞,未辨真伪。徐渭像与南京博物院所藏《明人十二像册》中的相近。四周有翁方纲等清人跋。王一平捐赠。

明,董其昌《行书诗册》

只展了一开,是著名作家巴金捐赠的。

明,佚名《浅绛山水卷》

潘达于捐赠。

明,陆治《花蝶草虫图卷》

这几卷相对没那么重要的,则摊开挺多。潘达于捐赠。

明,马守真《花卉图卷》

感觉比上面陆治的好。潘达于捐赠。

明末清初,项圣谟《看梅图卷》

这卷其实也见过。孙煜峰捐赠。

明,文徵明等《杂画图卷》

展出的这一段不知道是否文徵明的,画得不算好。孙煜峰捐赠。

明,文徵明《行书江南春词扇页》

许张继英捐赠。

明,陈继儒《行书题随喜庵句扇页》

许张继英捐赠。

明,蓝瑛《拟王蒙法山水扇页》

许张继英捐赠。

清,王翚《黄鹤传灯图卷》

2013年曾经在澳门的《山水清晖》展见过,一眨眼都快十年了。看画名就知道是学的王蒙繁密笔法。沈同樾、顾榴、顾佛、顾笃璋、顾笃瑄、顾笃球捐赠。

展览中还有一些书画,不过灯光不好,就不多说了。其实展览的其他文物比书画要精彩,也挑一些看吧。

汉,人物画像砖

应该叫人物异兽才准确。郑振铎捐赠。

清康熙,景德镇窑苹果绿釉印盒

本来是要烧豇豆红的,结果意外产生这么清新的颜色。胡慧春的暂得楼收藏,其后人去年刚捐赠的。

唐,李世延母冯氏等造像

永徽六年(655)造。张珩捐赠。

北魏,元详墓志

永平元年(508)刻。已经是不错的楷体了。叶恭绰捐赠。

唐,蟠龙纹葵花镜

何遂捐赠。

春秋早期,齐侯匜

腹底有铭文四行二十二字,大意是齐侯为夫人虢君的长女良女制作此匜。沈同樾、顾榴、顾佛、顾笃璋、顾笃瑄、顾笃球捐赠。

明永乐,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瓶

薛贵笙捐赠。

北齐,观世音鎏金铜像

丁燮柔捐赠。

商晚期,父戊簋

顾丽江捐赠

清乾隆,景德镇窑蓝地金银彩桃果纹瓶

弄得像漆器一样,工艺非常复杂,要烧三次。乐笃周捐赠。

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莲花纹高足杯

陈萍捐赠。

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

张永珍捐赠。此瓶在2002年以4000多万港元竞得,创下当时清代瓷器的纪录。

然后赶上上博的古代绘画馆和书法馆都重新开放了,不过展品基本上还是“万古长春”展之前的那批,只有一卷元画是此前未见的。

元,佚名《白描群仙图卷》

非常精彩的一卷人物画,因为中间有个老虎,所以也被纳入了上博“虎笑寅年”迎春展的一部分(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根本就不会展这件?)画风与唐宋时期的寺观壁画有相通之处,线条勾勒痛快流畅。由于官方没有介绍所绘都是些什么神仙,我也只能看个热闹,希望对此有研究的方家可以赐教。其实上博同时在展的还有张渥《九歌图卷》、华祖立《玄门十子图卷》,三卷都是极精彩的人物画,元人气度,非同寻常。

宋,佚名《秋山萧寺图卷》

两涂轩展厅则又换上了这件高士奇旧藏、旧题范宽的宋画,这可能是展出最多的宋代北宗山水长卷了,也有常看常新之感,就放几个局部吧。

然后再去看看南京博物院《宋韵》特展以外的书画。

明,董其昌《昇山图卷》

这是南京博物院古代历史陈列中的一卷,初见。写米氏云山,自题作于赵子固救落水兰亭的昇山湖中。右有项圣谟跋,后有王鉴等多人跋。

明,祝允明《草书北郭访友诗》

另外在南京博物院的艺术馆有个“四王”展,大多也是见过的,挑几个初见的放一下。

清,王鉴《浮岚暖翠图》

仿的是黄公望名作,诗堂有吴伟业跋。

清,王鉴《仿古山水八条屏》

仿宋元各大家,都是非常高的轴。

清,王翚、杨晋《石亭图卷》

此卷王翚直到故去都未画完,后由其弟子杨晋续成。典型的斋号图,我很喜欢。

汉,错银铜牛釭灯

然后在“镇院之宝”展厅,现在的主角是这个。

清,徐扬等《乾隆南巡图卷第六卷驻跸姑苏》

这是国家博物馆支持苏博西馆的“乾隆南巡图特展”的展品,这个展其实也就几件东西,躲在古代史陈列的一角,有点夸大其词。另外也是来自国博的清代宫廷书画展,大多数在深圳博物馆已经见过,也不多重复了。这次江南行的书画就写这些,中西瓷器、罗马等特展有时间再慢慢写吧。

●《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

展期:2021年9月27日——2022年1月3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

●《画坛正统“四王”天下——南京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精品画展(下)》

展期:2021年12月——2022年6月

地点: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