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反感明星整容?

2826 足球世界杯怎么画 | 2025-07-04 18:41:32

新一季跑男一上线,她的脸立刻上了热门

经网友提醒,妥妥天猫既视感

对着这张脸,很多吃瓜群众有种“终于盼到这一天”的无法言喻的畅快感。

这种畅快感,是出于怎样的心理?

另边厢,张雨绮的出席活动生图,印证了她在直播里崩坏的鼻子不是因为滤镜,而是确实do了something

一时间引起不少捶胸顿足。

这种对“卿本佳人,奈何瞎do”的惋惜,又来源于何处?

一直想找机会梳理对明星整容的看法,择日不如撞日了。

1 整容悖论

5月2日,互联网某医美平台刚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超过18亿美元。在投资者眼中,中国医美市场的体量将上万亿。

毫无疑问,医美已走进千家万户。

可大众对明星整容的心态依然复杂。

一方面,我们对明星的样貌是如此之挑剔。

打开各类媒体、自媒体和社交平台,满眼是对明星相貌的judge声:

“大饼脸”“趴趴鼻”“好土”“没下巴的吗”“眼睛睁开跟闭上一个样”“看这发际线是快秃了吧”……

可另一方面,当明星被这些挑剔的声音左右,忍不住开始对自己的脸下手后,得到的很可能是更大规模的讽刺。

“呦瞧这鼻子还能透气吗”“脸都僵了”“双眼皮能夹死蚊子”“假体冲破天际”“下巴是饺子吗”……

不必简单粗暴地将这些声音归结成“酸”。

究其根本,在人工有能力介入之前,美丽的外表与天才的头脑一样,是极其稀缺的资源。而前者往往维系时间更短,稀缺程度更甚。

现代娱乐行业,很大程度上就建立在人们对这种稀缺资源的喜爱与追捧之上。

而当这种稀缺因人工的存在而不再稀缺,观众因稀缺而付出的真情实感也变得不平。

如果谁都能变美,我们又凭什么忍受屏幕上那张人工美脸的渣演技呢?

纵使在人人医美的思密达,纯天然美脸也格外被追捧,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金泰熙学生照

2 明星困境

明知整了会被质疑、讽刺、谩骂,不整好不好?

先抛开那些“韩国受训顺便换脸、回国选秀直接入行”的爱豆们不提——娱乐行业看似轻松又来钱快,还有万人追捧这个光环,忍痛换个脸就能入行,谁又能拦得住这些前赴后继的年轻人呢?

单说演员这个职业,总该演技为先,对相貌的要求宽容一些吧?

其实并不。

杨紫是一个绝佳的范例。(戳这里复习)

年少成名,灵气爆棚,科班出身,年纪轻轻就塑造出数个经典角色,在市场对她的挑选中,依然敌不过一张美好脸庞。

中戏北电和上戏三大院校的表演系,过去也曾为姜文、倪大红、王景春、廖凡、杨青这样的相貌留有一席之地。

杨青,92届北影表演系毕业,塑造出无数经典配角,但你不会记住她的名字

如今,你在庞大的艺考队伍里,都找不出一张普通的脸了。

当我们用“苏大强都可以吸粉”为行业的畸形辩护时,越来越少的现实题材和越来越多的俊男靓女后备军,早已令这个行业对潜在的苏大强们彻底关上了大门。

放眼望去,圈内那些有趣的灵魂,当年也有着漂亮的皮囊才能入行啊。

在这个行业,你不够美,仿佛就天然丧失了被追捧爱慕的资格,可这世上哪来这么多无可挑剔的美呢?

足够美的,又不能露出一丝颓态,不然生图一出,所有的关注点都从作品转移到“保养”。

于是不够美的要把自己变得更美,已经美的希望自己美上加美,美若天仙的那些宠儿呢,又希望留住花期,永不凋谢。

思来想去,只好求助医美。

在这件事上,明星们疯狂而不知节制,观众们残忍而不自知。

3 反对理由

话说到这,仿佛一直在为明星整容辩护,但其实,理解不代表支持,我一直旗帜鲜明地反对明星整容。

首先是对专业的影响。

人脸是一张精密的仪器,没人能保证动哪里就一定不会影响表达。

演员动脸会影响表情与台词,歌手动脸会影响发声

即使侥天之幸什么都没影响到,整容这件事本身,也会成为ta们演艺生涯的干扰项,阻止观众的进入。

时至今日,大幂幂演技如何谁还在意?一个片花出来,关注点全在她诡异的侧面。

大宝贝的综艺表现如何谁还在意?都在讨论她天猫一样的眼睛,和嗅不到味道的症结所在。

其次是心理暗示。

尽管有无数理由,但毋庸置疑,当你开始对自己的脸下手,你也就走在了迎合观众和大众审美的道路上。

在这种“我变美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事业”心理暗示下,变美后,你的关注重点会更多放在专业的钻研上,还是对外貌的精益求精上?

同时,既然已做这么大的牺牲和改变,从此可以在偶像路线上一马平川,你还会去选择那些给钱少又要花更多精力的正剧吗?

这些随着整容而来的微妙心理,却实实在在影响着一个演员的选择。

最后是可怕的后遗症。

无论美丑,大多数人的脸是一个和谐的存在。

无论动哪里,这份和谐都会被破坏。

你说我只做个双眼皮吧,肿肿的单眼皮总像是没睡好,漂亮的双眼皮做下来,你开始觉得自己的眼睛不够大而有神,配不上这么美的双眼皮;那就开个内眼角吧,结果开完双眼间距过小,还得做个鼻子拔高山根,然后欧式眼睛与鼻子放在亚洲人的脸上真是好违和,再做个额头和下巴,苹果肌也要动一动……

全套做下来,脸还能看吗?

太多明星的脸,就是这样一步步从追求完美走到补救崩坏,最后全脸塑胶感,再也上不得镜。

就算是那些公认效果完美、全网都想要其整容医师电话的明星们,也都在为保质期心惊胆战吧。

医美是一条不归路,要有如何强大的内心才能克制如斯、不受诱惑?而拥有这样强大内心的人,可能从一开始,就不会走上医美之路。

4 接受的可能?

无论反对与否,明星整容已经是圈内风潮,没动的凤毛麟角,差别只是大众是否知晓。

动都动了,怎么能让大众的反弹声小一些,甚至获得大家的谅解呢?

首先是不撒谎。

可以不回答,起码不要矢口否认,我们又不是瞎。

古早的香港娱乐圈,整容风潮也盛,邱淑贞的下巴,周慧敏的双眼皮,李嘉欣的山根鼻翼和其他面部细节,都曾被深深怀疑过。

图片来源见水印

单眼皮时期的周慧敏

港媒对照图

诸位女神的态度非常一致:不、回、应。

邱淑贞甚至因同届选手举报她做下巴而从港姐比赛中退赛,但直至今日,她仍未正面回应过这个问题。

何其明智。

比起这种不予置评的态度,那些声称没有整容只是拔牙\箍牙\减肥\通淋巴的明星们,那些跑到医院让大夫作证没有整容的明星们,固然是炒了一波话题度,可观众买账了吗?只会更加盼着你崩坏的那天吧。

这十来年里,观众对医美的态度其实已愈发宽松,很多时候,与其说是反感明星整容,不如说是反感明星就整容撒谎。

其次是有审美。

我很是不能理解那些把自己整成网红脸的演员们,无论男女。

身处俊男靓女最集中的行业,怎么审美也如此一言难尽?

有人是做得太急,想几个月内大换脸,结果换了一张肿胀的脸;

有人是审美出了问题,消除掉自己所有的特色,去追求一张所谓标准脸;

有人是不知道何时喊停,美到观众都满意了,还要画蛇添足;

如果自觉不得不做,请找个有审美的大夫,制定细致的计划,接受变脸这件事是个缓慢的过程,也请懂得及时叫停。

最后,不要玻璃心。

整都整了,被大家评判两句,又怎么了?今天怼网友,明天出律师函,对自己整容这件事过不去的,到底是观众,还是你自己?

而拥有逆反心理的大众,最喜欢跟这种玻璃心杠到底,若是追求话题度那无话可说,若希望大家放过此事,最好态度就是若无其事。

当观众对“人工美脸占据娱乐圈”的事实还在勉强消化时,明星与其粉丝却非要跳出来自证天然,企图占尽最后一丝便宜,舆论反噬,在所难免。

有这跟网友较劲儿的功夫,不如在专业上多钻研钻研,也不至于除了整容和私生活就再无话题度。

颜值时代,一个靓丽的外表,能得到的东西太多太多。

而在这个连马东都要去做眼袋的行业,明星扛不住明里暗里的压力,再正常不过。

那些深恨自己只差外表的从业者啊,当你们终于忍不住迈出那一步,请别混淆了自己安身立命之本。

只建立在一张脸上的事业与人生,实在太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