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一:
桉树是“抽水机”,会吸干水分导致干旱。这是对桉树最常见的一个质疑,桉树因蒸腾量很大而造成地下水明显下降,就像“抽水机”一样造成土地干旱、水源枯竭。
对此, 科学研究的结果却证明,桉树对水分的利用效率与其他针叶树相比相当高,桉树林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上发挥的作用,不比其他树种逊色。
大量的实地观察实验也表明,桉树并不直接致旱。科学家Bailly等人长达8年观测得来的数据也显示,大叶桉林大部分的水分都渗入了土壤中,反而能有效保持水土。
质疑二:
桉树是“吸肥器”,会导致“地力衰竭”。不少到过桉树林或亲自种植过桉树的人表示,桉树对土壤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但凡种植了桉树的土地,肥力都有下降乃至枯竭,在种植过桉树的土壤上再引种的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
在中国,多年从事桉树研究的科学家白嘉雨通过测定桉树的养分吸收量, 发现桉树比其他热带树种更具有高效利用养分的能力。在国外,科学家Liani也通过对桉树林土壤的观察后发现,桉树在快速生长期过后,会把期间吸收的营养元素返还给土壤。
质疑三:
桉树是“霸王树”,会抑制其他物种生长。有人指出,桉树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的物种有极大抑制性,其他物种不能和它一起生存。 的确,依据科学常识判断,外来物种确有可能对本土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但科学研究也同时发现,具有危害性的外来植物几乎全部是草本植物,而作为乔木的桉树,其生态危害性尚未真正得到证实。
此外,一部分树种对另一部分树种的汁液或腐叶敏感现象,也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广东雷州半岛曾对此进行过调查,而研究结果也显示,当地森林植物多样性并未因为种植桉树降低。
质疑四:
桉树种植区水体变黑,我们经常会看着桉树林中道路水坑的水是黑色的,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研究认为,桉树人林区的黑水是一种出现在林区洼地、溪流、水库等不同规模水体的颜色如墨的水,其致黑物质主要为桉树茎叶残体浸出液富含黑色溶解性有机碳(DOC)、单宁酸等,单宁酸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的黑色络合物,以及当水体缺氧时形成的黑色金属硫化物。
造成水体变黑主要原因是气象条件骤变,水文情势突变,沉积物的累积与运移等因素驱动了水体泛黑。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1)温度因素:对受水温分层结构影响的大中型水库等深水水体而言,致黑物质累积在水体底层,当气温骤降,水温分层结构失稳,水体内部多种化学反应及物质的运移过程发生变化,此时水体变黑。
(2)水文情势突变时,以潜流形式进入水库的径流将林区大量DOC、植物残渣、泥沙携带进入水体,导致水体泛黑。沉积物中微生物分解及氮、磷等的释放加重了水体底部缺氧,为致黑物质形成创造了环境。
实践中,很多林农在桉树人工林里常年累日地工作,也没有体验到传说中桉树所谓的毒副作用,如广东的雷州林业局、广西的高峰林场等,他们几十年都种桉树,也没听说过有职工受到此类毒害。再说桉叶油是一种很好的香料,所以说桉树会产生对人体不利的物质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误传。
速生桉作为经济树种被大面积种植,其是否破坏生态环境各方一直备受争议。
2014年12月,广西林业厅下发《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区森林树种结构实施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提到调减桉树种植面积400万亩,使桉树林面积占全区森林总面积的比例从13.7%降到12%以下。对区划为全国和广西重点生态主体功能区的县(市、区),原则上不再扩大桉树种植面积。
随后,上林县、恭城瑶族自治县等地区直接发布了“禁桉令”;宾阳县、扶绥县、隆安县等先后明确提出要加快清理速生桉。
2020年12月,柳州市鱼峰区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开展桉树更新改造工作的通告》,通告要求在5年内逐步清退桉树,新种植的桉树将不得采伐,2026年起全面停止桉树采伐。
与广西相邻的广东省,桉树种植也受到关注。2019年6月,广东省人大代表提出“关于限制桉树种植的建议”,广东自然资源厅回应:将引导和规范桉树人工林适地种植、适度发展。
对于此次群众信访举报的情况如何处理和整改?
广西林业局表示,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发展桉树产业,进一步强化桉树种植管理,加大桉树种植结构调整力度,让全社会正确了解桉树。
来源: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世界杯金靴_足球小子世界杯 - ffajy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