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领导人

1176 世界杯哥斯达黎加 | 2025-05-11 22:26:56

本條目有隱藏内容,或許有礙讀者閱覽。請協助改善條目,以符合维基百科标准。 (2015年9月12日)一般應該僅由特定標準化模板提供摺疊資料表格,勿因故事劇情或項目混雜而隱藏;內容應該考慮其他方式呈現。重複記載、過度細節與無助了解主題的堆砌內容等需要考慮除去。

此條目已超出維基百科的模板大小限制。 (2023年8月)頁面上的參考資料及模板可能無法正常顯示。若要檢視未能正常顯示的參考資料,請用可视化編輯器閱讀本條目。請在條目的討論頁討論此問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重定向至此。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请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此條目介紹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制度。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名单及各人简况,请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列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系列条目

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

党章、党旗党徽

主要负责人、领导核心

领导集体、民主集中制

意识形态、组织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两个维护、两个确立

全国代表大会(二十大)

中央委员会(二十届)

总书记:习近平

中央政治局

常务委员会

中央书记处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主席:习近平

副主席:张又侠、何卫东

中央直属机构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记:李希

地方组织: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地方委员会、党委书记

基层组织: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党组、第一书记

军队委员会

纪律检查机关、纪律处分条例

中央巡视制度、地方巡察制度

党徽、党旗、党报、党刊

共青团、少先队

国家机构

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四届、代表)

主席团

常务主席:赵乐际

常务委员会(十四届、组成人员)

委员长:赵乐际

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

委员长会议

各专门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香港特区立法会、澳门特区立法会

人大选举法、监督法

全国人大组织法、议事规则

国家元首机关

国家主席:习近平

国家副主席:韩正

国家行政机关

中央人民政府(第十四届国务院)

总理:李强

副总理:丁薛祥(常务)、何立峰、张国清、刘国中

国务委员

秘书长(办公厅)

全体会议(第十四届)/组成人员

常务会议(第十四届)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人)

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

行政区划

副省部级以上单位列表

政府工作报告、五年规划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选举制度、公务员制度

国家军事机关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主席:习近平

副主席:张又侠、何卫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中国民兵

国家监察机关

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任:刘金国

副主任:肖培、喻红秋、傅奎、孙新阳、刘学新、张福海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国家审判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

院长:张军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香港特区法院、澳门特区法院

国家检察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应勇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澳门特区检察院

制度与政策

国家法律体系

宪法

宪法解释、违宪审查

宪法宣誓、宪法修正

法律(列表)

基本法律、普通法律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香港法例、澳门法律

基本国策

統一戰線·港澳台政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委员会(第十四届、常务委员会)

主席:王沪宁

副主席、秘书长、常委

地方委员会

政党

中国共产党(中央统战部)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

香港政党、澳门政党

人民團體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香港中联办、澳门中联办、驻港国安公署

外交·国安·宣传

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王毅

外交部(部长、驻外机构)

商务部

中央外联部

全国人大外事委、全国政协外事委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中央政法委

公安部(部长)

国家安全部(部长)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新型國際關係

和平发展道路、和谐世界

大国外交、周边外交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事访问(习近平外访、李强外访)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主任:蔡奇

办公室主任:庄荣文

网络主权、网络审查

公安网监、防火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題 政治主題 中國主題查论编

党和国家领导人是苏联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一党执政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政治术语。该词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时,是一个指称中共中央和国家机构层面具有特定职务及级别高级领导人的政治术语,分为「国家级正职」(正国级)、「国家级副职」(副国级)。级别从正国级首位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至副国级末位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常见于中国大陆媒体报道、官方公文中。

职位序列[编辑]

新华网《党和国家领导人》资料网页列出当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结构和名单,包括担任下列机构的21种职位、占100个职数的68名领导人,以中共中央总书记为首,到全国政协副主席为止[1]:

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的3大机构的主要领导人: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大国家机构的主要领导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机构):国家主席(职位)、国家副主席(职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该国首要统一战线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国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此外,曾于1982年至1992年设立的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常务委员和1978年恢復设立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当时设有第一、第二、第三书记),也属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范围。1955年授予的十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和十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中未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同样享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待遇。

而中国共产党、其他党派和政协组织,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国家武装力量的其他领导干部都不属于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如中央军委委员等高级军官仅属于“军队领导人”。

政治排名[编辑]

系列一部分人物政治排位名單

阿根廷(英语:Argentine order of precedence)

澳洲

孟加拉(英语:Bangladesh order of precedence)

巴巴多斯(英语:Table of precedence for Barbados)

比利時(英语:Belgian order of precedence)

巴西

加拿大

亞伯達省

卑詩省

曼尼托巴省

紐賓士域省

諾瓦斯科舍省

安大略省

愛德華王子島省

魁北克省

沙斯卡寸旺省

育空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丹麥

芬蘭

法国

德国

希臘

危地馬拉

聖座(英语:Order of precedence in the Catholic Church)

印度

印度尼西亚

以色列

意大利

牙買加

馬來西亞

柔佛州

吉打州

吉兰丹州

马六甲州

森美兰州

彭亨州

槟城州

霹雳州

玻璃市州

沙巴州

砂拉越州

雪兰莪州

登嘉楼州

馬爾他

新西兰

尼泊爾

挪威

巴基斯坦

波蘭

波蘭立陶宛聯邦(歷史上)

葡萄牙

菲律賓

羅馬尼亞

俄羅斯

南非

西班牙

斯里蘭卡

新加坡

瑞典

瑞士

泰國

土耳其

英國

英格蘭及威爾斯

蘇格蘭

北愛爾蘭

美國

查论编

更多信息:§ 各时期排名

参见: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中央委员会主席或总书记)排名一直都名列首位(除短暂的换届过渡时期),但其余职务的排名则不定。据马若德与沈迈克合著的《毛泽东最后的革命》(Mao's Last Revolution)一书,中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对领导人排名的先后顺序极为看重,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曾经亲自指定一些领导人的排名[2]。1959年刘少奇接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时,他也是排名第一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党内地位仅次于党主席毛泽东名列第二。“文革”爆发后,刘少奇在被“打倒”的过程中,他由排名第二位的政治局常委下降到排名第八位,之后再被开除出党[3][4]。

一般而言,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同時擔任中國共產黨最高負責人職務,其政治排名會是第一位,但鄧小平執政時期情況卻不一樣。鄧小平在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被確立為實際最高領導人,當時他仍擔任「三副一長」的職務,政治排名在黨主席華國鋒和另一位副主席葉劍英之後,位列第三[5]。到了1981年6月,鄧小平出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他的排名繼續保留第三位,在新任黨主席兼總書記胡耀邦和葉劍英之後[6]。至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開後,鄧小平退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的職務,但留任中央軍委主席,排名僅次於時任總書記趙紫陽。此後至鄧小平卸下所有職務前,繼續保留排名第二的政治地位,但他在1989年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卸任中央軍委主席後被確認為「領導核心」,正式確立其第二代最高領導人的歷史定位[7]。

李先念任国家主席时,在六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五,在国务院总理后面。到了杨尚昆1988年担任国家主席时,他没有进政治局常委会,但与其他领导人同列时排名第三,仅次于前后兩任总书记赵紫阳、江泽民和邓小平之后。从1993年江泽民以中共中央总书记身份兼任国家主席开始,国家主席在时隔34年后再次排名党内首位。

李鹏任国务院总理时排名高一位于先后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非政治局常委)[8]、乔石(政治局常委)[註 1][註 2];转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后排名仍然高一位于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註 3]。此后在胡温时代,委员长吴邦国排名也在总理温家宝之前[註 4]。直至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国务院总理李克強的排名在政治局常委中才重新高於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張德江,位列第二[註 5];张德江之后的委员长栗战书的排名也在总理李克强之后[註 6]。但是自李强出任国务院总理以后,排名却仍在资历更老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之前,这是否会成为中国政坛新的政治惯例尚且还有待观察[註 7]。

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编辑]

查论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 中国共产党中央第二十届政治局总书记★习近平(领导核心)7 常委★

习近平

李强

赵乐际

王沪宁

蔡奇

丁薛祥

李希

24 委员☆

丁薛祥

习近平

马兴瑞

王毅

王沪宁

尹力

石泰峰

刘国中

李希

李强

李干杰

李书磊

李鸿忠

何卫东

何立峰

张又侠

张国清

陈文清

陈吉宁

陈敏尔

赵乐际

袁家军

黄坤明

蔡奇

书记处7 书记☆

蔡奇

石泰峰

李干杰

李书磊

陈文清

刘金国

王小洪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 副主席☆

张又侠

何卫东

中央纪委第二十届书记☆李希(★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届委员长★赵乐际14 副委员长☆

李鸿忠

王东明(全国总工会主席)

肖捷

郑建邦(民革中央主席)

丁仲礼(民盟中央主席)

郝明金(民建中央主席)

蔡达峰(民進中央主席)

何维(農工黨中央主席)

武维华(九三学社中央主席)

铁凝

彭清华

张庆伟

洛桑江村(藏族)

雪克来提·扎克尔(维吾尔族)

国家主席(国家机构)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家副主席☆韩正(★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享正国级待遇)国务院第十四届总理★李强4 副总理☆

丁薛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

何立峰

张国清

刘国中

3 国务委员☆

王小洪

吴政隆

谌贻琴

全国政协第十四届主席★王沪宁23 副主席☆

石泰峰

胡春华

沈跃跃

王勇

周强

帕巴拉·格列朗杰(藏族)

何厚鏵(澳门前行政长官)

梁振英(香港前行政长官)

巴特尔(蒙古族)

苏辉(台盟中央主席)

邵鸿(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

高云龙(全国工商联主席,民建会员)

陈武(壮族)

穆虹

咸辉(回族)

王东峰(兼秘书长)

姜信治

蒋作君(致公党中央主席)

何报翔(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

王光谦(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

秦博勇(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

朱永新(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

杨震(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国家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 副主席☆

张又侠

何卫东

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刘金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各大机构间以官方现行机构排名为序;“★/☆”表示國家級正職/副职公务员(特殊界别人士或除外),参见中国公务员级别。

以下依照中国内地官方媒体报道文本中的顺序列出中國共產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共68人(21种职位,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與「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一個機構兩塊牌子)(2023年3月更新)和他们的现任职务等重要信息(出自官员简历等官方资料)。

现任正国级领导人[编辑]

主条目:國家級正職现任国家级正职领导人,包括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以及未担任上述职务的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党和国家机构换届后,部分已卸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职务、但仍继续担任国家副主席或国务院副总理等副国级职务的领导人,也会继续享有正国级待遇,并在礼宾顺序中与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在一起,例如姚依林、李嵐清、曾庆红、張高麗、王岐山、韩正等。部分非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的国家副主席也享有正国级待遇,如乌兰夫、王震、荣毅仁。

从2023年3月开始(预计截至2027年),现任国家级正职领导人共8人:

习近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李 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

赵乐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党组书记

王沪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

蔡 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排名第一)、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

丁薛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排名第一)、党组副书记

李 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韩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家副主席为副国级职务,但韩正曾担任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享受正国级待遇)

2022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第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24人,其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7人,排名如下:

排名

肖像姓名

党职

公职

首次当选常委

党代会选区

分工

1

习近平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2007年10月22日

广西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主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中央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总指挥

2

李 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党组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2022年10月23日

上海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金融委员会主任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主任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审计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3

赵乐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2017年10月25日

内蒙古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副主任

4

王沪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党组书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2017年10月25日

贵州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组长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组长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5

蔡 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排名第1)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书记

2022年10月23日

北京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兼办公室主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主任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央学习贯彻「习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中央保密委员会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主任

6

丁薛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党组副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排名第1)

2022年10月23日

中央和国家机关

中央科技委员会主任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主任国家能源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组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全国绿化委员会主任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

7

李 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委书记

2022年10月23日

广东

中央审计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2023年3月10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国家副主席:

排名

肖像姓名

党职

公职

分工

8

韩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

外事工作

现任副国级领导人[编辑]

主条目:国家级副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2022年10月23日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第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共24人,除7名常务委员会委员外还有其他委员17人(以姓氏的简体汉字笔画数为序)[9]:

姓氏笔画数

肖像姓名

党职

公职

分工

3

马兴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中共新疆兵团党委第一书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治委員

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副組長

4

王 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

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秘書長

4

尹 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北京衛戍區黨委第一書記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主任

5

石泰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至2025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自2025年4月)全国政协黨組副書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排名第1)中華海外聯誼會會長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執行副會長

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6

刘国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国务院党组成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排名第4)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7

李干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至2025年4月)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自2025年4月)

中央學習習近平思想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組長

7

李书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會長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7

李鸿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排名第1)

7

何卫东陆军上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排名第2)

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委員會副主任

7

何立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国务院党组成员中共中央金融工委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排名第2)

中央財經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中方牽頭人中美經貿對話中方牽頭人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中方牽頭人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中方主席

7

张又侠陆军上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排名第1)

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军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委員會主任

7

张国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国务院党组成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排名第3)

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主任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總指揮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組長

7

陈文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

中国法学会會長

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平安中國建設協調小組組長

7

陈吉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7

陈敏尔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天津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10

袁家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重庆市委书记重庆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

11

黄坤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廣東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共第二十届中央书记处书记共7人(按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通过的名单为序),除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和中央政治局委员石泰峰、李干杰、李书磊、陈文清外2人:

书记处排名

肖像姓名

党职

公职

分工

6

刘金国

中共中央委員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

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7

王小洪

中共中央委員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政法委副書記國務院黨組成員公安部黨委書記

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部長

公安方面工作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禁毒委員會主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共14人(其中非中共党员6人),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名单顺序[10]:

肖像姓名

党职

公职

备注

李鸿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原中共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原书记

王东明

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连任

肖 捷

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国务院原秘书长原国务委员

郑建邦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丁仲礼 院士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连任

郝明金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连任

蔡达峰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连任

何 维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武维华 院士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连任

铁 凝(女)

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彭清华

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

张庆伟

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湖南省委原书记

洛桑江村(藏族)

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雪克来提·扎克尔(维吾尔族)

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

国务委员

第十四届国务院国务委员5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任命名单为序:

排名

肖像姓名

党职

公职

分工

1

李尚福 陆军上将

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

国家中央军委委员(任期至2023年10月24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任期至2023年10月24日)

军队外交与国防动员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

2→1

王小洪 总警监

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国务院党组成员公安部党委书记

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

公安方面工作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

3→2

吴政隆

中共中央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国务院机关党组书记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

分管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参事室[11]联系国家信访局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

4→3

谌贻琴(女,白族)

中共中央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

国务委员兼全国妇联主席

负责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退役军人事务、体育工作,联系文化和旅游部[12]、国家民委、中国残联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任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中方主席

5

秦刚

中共中央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

国务委员(2023年7月25日至10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任期至2023年7月25日)

外交方面工作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刘金国兼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肖像姓名

党职

公职

分工

张军 首席大法官

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政法委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法官协会会长

应勇首席大检察官

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政法委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中国检察官协会会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排名

肖像姓名

党职

公職

備註

1

石泰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長全國政協黨組副書記

全國政協副主席

2

胡春华

中共中央委員全國政協黨組副書記

全國政協副主席

曾任第十八至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

3

沈跃跃(女)

中共中央委員全國政協黨組成員

全國政協副主席

曾任第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

4

王勇

中共中央委員全國政協黨組成員

全國政協副主席

曾任國務委員

5

周强

中共中央委員全國政協黨組成員

全國政協副主席

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6

帕巴拉·格列朗杰(藏族)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主席西藏自治區政協主席

連任

7

何厚铧

全國政協副主席

第一、二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連任

8

梁振英

全國政協副主席

第四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連任

9

巴特尔(蒙古族)

中共中央委員全國政協黨組成員

全國政協副主席

曾任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

10

苏辉(女)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主席

全國政協副主席

連任

11

邵鸿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

全國政協副主席

連任

12

高云龙

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主席

連任

13

陈武(壮族)

全國政協黨組成員

全國政協副主席

曾任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

14

穆虹

全國政協黨組成員

全國政協副主席

全國政協中非友好小組組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15

咸辉(女,回族)

全國政協黨組成員

全國政協副主席

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16

王东峰

全國政協黨組成員全國政協機關黨組書記

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席

曾任中共河北省委書記

17

姜信治

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全國政協黨組成員

全國政協副主席

18

蒋作君

中國致公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全國政協副主席

19

何报翔

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

全國政協副主席

20

王光谦

民盟中央常務副主席

全國政協副主席

21

秦博勇(女)

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

全國政協副主席

曾任審計署副審計長

22

朱永新

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

全國政協副主席

23

杨震

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

全國政協副主席

在世卸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编辑]

在世离休、退休正国级领导人[编辑]

官媒播报顺序[13]

肖像姓名

出生年份

加入中共年份

正国职履历(括注副国职履历及部分其他要职)

离休/退休年份

01

胡锦涛

1942年

1964年

1992至2012年任中共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2002至2012年任中共第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2003至2013年任第十、十一屆国家主席2004至2012年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2005至2013年任国家中央军委主席(1992至2002年兼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黨校校長)(1998至2003年任国家副主席)

2013年

02

朱镕基

1928年

1949年

1992至2002年任中共第十四、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98至2003年任第九届国务院总理(1991至1998年任國務院副總理)

2003年

03

李瑞环

1934年

1959年

1989至2002年任中共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93至2003年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主席(1987至1989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書記)(1989至1992年兼任中央书记处书记)

04

温家宝

1942年

1965年

2002至2012年任中共第十六、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常委2003至2013年任第十、十一屆国务院总理(1987至1992年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補书记、中央辦公廳主任)(1992至1997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97至2002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98至2003年任國務院副總理)

2013年

05

贾庆林

1940年

1959年

2002至2012年任中共第十六、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常委2003至2013年任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主席(1997至2002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書記)

06

张德江

1946年

1971年

2012至2017年任中共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2013至2018年任第十二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2002至2007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廣東省委書記)(2007至2012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2008至2013年任國務院副總理)(2012年3至11月兼任重慶市委書記)

2018年

07

俞正声

1945年

1964年

2012至2017年任中共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2013至2018年任第十二屆全國政協主席(2002至2007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書記)(2007至2012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書記)

08

栗战书

1950年

1975年

2017至2022年任中共第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2018至2023年任第十三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2012至2017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

2023年

09

汪 洋

1955年

1975年

2017至2022年任中共第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2018至2023年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主席(2007至2017年任十七届、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2007-2012年兼任广东省委書記)(2013至2018年任国务院副总理)

10

宋 平

1917年

1937年

1989至1992年任中共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83至1988年任國務院國務委員兼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1987至1989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組織部部長)

1992年

11

李岚清

1932年

1952年

1997至2002年任中共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92至1997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93至2003年任国务院副总理)

2003年

12

曾庆红

1939年

1960年

2002至2007年任中共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97至2002年任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組部部長)(2002至2007年兼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2003至2008年任国家副主席)

2008年

13

吴官正

1938年

1962年

2002至2007年任中共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97至2002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東省委書記)(2002至2007年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2007年

14

李长春

1944年

1965年

2002至2012年任中共第十六、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97至2002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廣東省委書記)(2002至2012年兼任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

2012年

15

罗 干

1935年

1960年

2002至2007年任中共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93至2003年任國務委員)(1997至2002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97至2007年兼任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

2007年

16

贺国强

1943年

1966年

2007至2012年任中共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2002至2007年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組部部長)(2007至2012年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2012年

17

刘云山

1947年

1971年

2012至2017年任中共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2002至2012年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長)(2012至2017年兼任中央书记处书记)(2013至2017年兼任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央党校校长)

2017年

18

王岐山

1948年

1983年

2012至2017年任中共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2007至2012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2012至2017年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2018至2023年任国家副主席)

2023年

19

张高丽

1946年

1973年

2012至2017年任中共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2007至2012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書記)(2013至2018年任国务院副总理)

2018年

最近一位去世的离休、退休正国级领导人是吴邦国,于2024年10月8日去世,享年83岁。

在世離休、退休副國級領導人[编辑]

在世的已卸任副国级党和国家领导人

官媒播報順序[14]

姓名

出生年份

加入中共年份

副國職(及部分其他要职)

离休/退休年份

1

田纪云

1929年

1945年

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03年

2

迟浩田

1929年

1946年

中共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2003年

3

王乐泉

1944年

1966年

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中央政法委副书记

2012年

4

王兆国

1941年

1965年

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2013年

5

回良玉

1944年

1966年

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2013年

6

刘 淇

1942年

1975年

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

2012年

7

吴 仪

1938年

1962年

中共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2008年

8

曹刚川

1935年

1956年

中共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2008年

9

曾培炎

1938年

1978年

中共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2008年

10

王刚

1942年

1971年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13年

11

刘延东

1945年

1964年

中共第十七届、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

2018年

12

李源潮

1950年

1978年

中共第十七届、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国家副主席

2018年

13

马 凯

1946年

1965年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2018年

14

许其亮

1950年

1967年

中共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

2023年

15

孙春兰

1950年

1973年

中共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统战部部长,天津市委书记

2023年

16

李建国

1946年

1971年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2018年

17

范长龙

1947年

1969年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

2018年

18

孟建柱

1947年

1971年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

2017年

19

郭金龙

1947年

1979年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

2017年

20

王 晨

1950年

1969年

中共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23年

21

刘 鹤

1952年

1976年

中共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2023年

22

杨洁篪

1950年

1971年

中共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主任

2022年

23

杨晓渡

1953年

1973年

中共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监察委主任

2023年

24

陈全国

1955年

1976年

中共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2022年

25

郭声琨

1954年

1974年

中共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

2022年

26

王汉斌

1925年

1941年

中共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七届、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98年

27

何 勇

1940年

1958年

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2012年

28

杜青林

1946年

1966年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

2018年

29

赵洪祝

1947年

1969年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2017年

30

尤 权

1954年

1973年

中共第十九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

2022年

31

王丙乾

1925年

1940年

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98年

32

彭珮云

1929年

1946年

国务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

2003年

33

李铁映

1936年

1955年

中共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08年

34

许嘉璐

1937年

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

2008年

35

蒋正华

1937年

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

2008年

36

顾秀莲

1936年

1956年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

2008年

37

热 地

1938年

1961年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08年

38

盛华仁

1935年

1954年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

2008年

39

路甬祥

1942年

1974年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

2013年

40

华建敏

1940年

1961年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13年

41

陈至立

1942年

1961年

国务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

2013年

42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

1944年

1973年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13年

43

蒋树声

1940年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

2013年

44

王胜俊

1946年

1972年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2018年

45

陈昌智

1945年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

2018年

46

严隽琪

1946年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2018年

47

张 平

1946年

1979年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18年

48

向巴平措

1947年

1974年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18年

49

张宝文

1946年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

2018年

50

曹建明

1955年

1973年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2023年

51

张春贤

1953年

1973年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23年

52

吉炳轩

1951年

1980年

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23年

53

艾力更·依明巴海

1953年

1980年

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23年

54

万鄂湘

1956年

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

2023年

55

陈 竺

1953年

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

2023年

56

白玛赤林

1951年

1970年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23年

57

唐家璇

1938年

1973年

国务委员

2008年

58

戴秉国

1941年

1973年

国务委员

2013年

59

常万全

1949年

1968年

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2018年

60

赵克志

1953年

1975年

国务委员

2023年

61

韩杼滨

1932年

1950年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2003年

62

贾春旺

1938年

1962年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2008年

63

宋 健

1931年

1947年

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

2003年

64

胡启立

1929年

1948年

中共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免)、中央书记处常務书记(免),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3年

65

王忠禹

1933年

1956年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8年

66

李贵鲜

1937年

1962年

国务委员,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8年

67

郝建秀

1935年

1954年

中共第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8年

68

徐匡迪

1937年

1983年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

2008年

69

张怀西

1935年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

2008年

70

李 蒙

1937年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2008年

71

廖 晖

1942年

1965年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13年

72

白立忱

1941年

1971年

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13年

73

陈奎元

1941年

1965年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2013年

74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

1942年

1960年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13年

75

李兆焯

1944年

1974年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13年

76

黄孟复

1944年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

2013年

77

张梅颖

1944年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

2013年

78

张榕明

1944年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

2013年

79

钱运录

1944年

1965年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2013年

80

孙家正

1944年

1966年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

2013年

81

李金华

1943年

1965年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13年

82

郑万通

1941年

1960年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13年

83

邓朴方

1944年

1965年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13年

84

厉无畏

1942年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

2013年

85

陈宗兴

1943年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2013年

86

王志珍

1942年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2013年

87

韩启德

1945年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2018年

88

林文漪

1944年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

2018年

89

罗富和

1949年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

2018年

90

李海峰

1949年

1970年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18年

91

陈 元

1945年

1975年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18年

92

周小川

1948年

1986年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18年

93

王家瑞

1949年

1973年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18年

94

齐续春

1946年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

2018年

95

马培华

1949年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

2018年

96

刘晓峰

1947年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2018年

97

王钦敏

1948年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

2018年

98

张庆黎

1951年

1973年

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23年

99

刘奇葆

1953年

1971年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23年

100

董建华

1937年

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2023年

101

万 钢

1952年

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

2023年

102

卢展工

1952年

1975年

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23年

103

王正伟

1957年

1981年

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23年

104

马 飚

1954年

1985年

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23年

105

陈晓光

1955年

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

2023年

106

杨传堂

1954年

1976年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23年

107

李 斌

1954年

1981年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23年

108

汪永清

1959年

1985年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23年

109

辜胜阻

1956年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

2023年

110

刘新成

1952年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

2023年

最近一位去世的离休、退休副国级领导人是邹家华,于2025年2月16日去世,享年99岁。

卸任副国级职务后未退休者

个别副国级领导人在卸任副国级领导职务后,继续担任实职,并未退休,按卸任的副国级领导人排名:

陈希: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国家行政学院院长),已卸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夏宝龙: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已卸任的全国政协副主席。

政治待遇[编辑]

此章节可能包含原创研究。请协助補充参考资料、添加相关内联标签和删除原创研究内容以改善这篇条目。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座席[编辑]

在某些重大会议上,当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主席台就座时,而中央军委委员、国务院组成部门负责人等非党和国家领导人则坐在下面。新闻播送时,正国级领导人拥有特写镜头(如播送军队新闻,则军委副主席拥有特写镜头)。

居住待遇[编辑]

参见:幕府 (中國)和官邸

目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多在北京市及附近地区居住。除私人房产外,已知的公配住宅或官邸位于中南海、玉泉山、西山、新六所、府右街、北長街、南長街、南池子、米糧庫胡同(鄧小平官邸)、富強胡同(胡耀邦、趙紫陽官邸)、史家胡同、东交民巷17号(温家宝时期国务院总理官邸)、毛家湾(曾为林彪住处,现为中央档案馆)等。

信息和通讯[编辑]

资讯

内参

参考资料 (出版物)

内部书

电话

红色专线电话(红机)

国际首脑热线:中美元首热线(1998年开通)、中俄元首热线(1998年5月8日开通)、中法元首热线(2002年开通)等

著作与出版[编辑]

党和国家领导人本人著作和相关著作的出版和发行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审查制度的限制,一些著作可能由于题材(如涉及机密)或作者身份敏感(如作者被整肃下台)而无法在中国内地正常出版。《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朱镕基答记者问》等较畅销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曾遭到大量盗版,一度引起新闻出版总署、公安部等部门的“严打”。

交通工具[编辑]

专车[编辑]

主条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专车

国庆首都阅兵时,中央军委主席通常会乘坐红旗牌检阅车。如在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胡锦涛乘坐一辆牌号为京V 02009的一汽红旗HQE特装型CA-7600J[15]。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地方视察时多乘坐丰田考斯特,2015年开始使用宇通T7系列中型客车[16]。

在2004年式军车号牌方面,京V军牌为中央警卫局使用。

专列[编辑]

有专属的列车班次,由东风11Z型柴油机车牵引。

2022年6月30日,习近平视察香港时曾乘坐CR400AF-2271专用列车抵达香港西九龙站。

飞机[编辑]

主条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机

执行专机任务的波音747

中央八项规定限制只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最高领导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政府首脑)出访时可以乘坐专机,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外访时只可以乘坐包机。[17]

国内专机由空军第34师(专机师)负责,驻地北京西郊機場。其专机队包括:

空中客车A319-115CJ计3架,机身编号: B-4090, B-4091, B-4092

波音737-85N 计2架,机身编号: B-4080, B-4081

波音737-89L 计2架,机身编号: B-4082, B-4083

波音737-76D 计2架,机身编号: B-4025, B-4026

波音737-34N 计2架,机身编号: B-4020, B-4021

波音737-33A 计2架,机身编号: B-4018, B-4019

波音737-3TO 计2架,机身编号: B-4008, B-4009

波音737-3Q8 计2架,机身编号: B-4052, B-4053

图-154

庞巴迪CRJ-200

庞巴迪挑战者600型行政机 计10架

总书记和总理出国访问或视察港澳时,曾租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机身编号为B-2472的波音747-400型大型客机。使用前进行为期15天的改装和维护,外访任务完成后,这架飞机又投入商业航线运营。目前已由中国国际航空机身编号为B-2479的波音747-8型大型客机代替B-2472执行专机任务,总书记出访时乘坐B-2479,B-2482作为备机同行。且B-2479已不再投入商业航线运营,B-2472则于2020年8月11日重新投入国航普通航班运营。总理出访时乘坐中国国际航空机身编号为B-2480的波音747-8型大型客机。

2000年,空军从美国订购一架波音767-300ER型飞机,计划用作国内中远程领导人专机,专机机身编号为B-4025。但因机身内发现多处窃听器而改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普通客机,机身编号B-2499,2012年退役后转售哈萨克斯坦。

2022年12月1日,江泽民遗体由波音737-700型专机(B-4025)转移至北京[18]。

2018年6月10日,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啟程前往新加坡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會談,原計畫使用稱為「蒼鷹號」的伊爾-62,但改為向中國國際航空租借常做為行政專機使用、機身註冊號B-2447的波音747-400做為往返新加坡的專機。[19]據悉,該客機曾作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行政專機。[20][21]

2023年李强成为国务院总理后,只乘坐包机而非惯例的总理专机出国访问[22][23][24]。

迎送[编辑]

1991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离、返京送迎仪式从机场改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送迎仪式后来于2003年5月被废除[25]。

2017年10月27日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第14条规定简化机场迎送和接待工作。中央政治局常委出访抵离京时,可安排出访主办部门、中国民航局各1位负责同志到机场迎送,其他部门不安排负责同志前往迎送;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员出访抵离京时,不安排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前往机场迎送。中央政治局委员出访,各有关驻外使领馆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代表到机场迎送。驻外使领馆和其他驻外机构一律不得向代表团赠送礼品,外方所赠礼品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26]。

警卫[编辑]

参见:警衛、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和公安部警卫局

1980年7月,公安部制定《警卫工作细则》,担任下列职务的领导人被列入“国家保卫对象”[27]: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政治局常委,总书记,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副总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994年7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警卫工作规定》,下列人员被列入“警卫对象”[27]: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候补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候补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中共中央和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退出领导岗位的原警卫对象。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交通警卫分为一级交通警卫和二级交通警卫。

生活待遇[编辑]

薪酬与津贴[编辑]

等级

行政级别

代表职务

职务工资(单位:人民币元/月)

1

国家级正职

国务院总理

4,000[來源請求]

2-4

国家级副职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

3,200[來源請求]

2007年12月24日,即将退休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公开表示,“我现在每年所有收入12万元(人民币),这还包括保姆费。”[28]

医疗待遇[编辑]

党和国家领导人等中央保健对象的保健工作由中央保健委员会领导的卫生部保健局具体负责。已知定点医院包括北京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疗养[编辑]

现已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疗养地有北戴河、杭州、大连、厦门、从化、镜泊湖、五大连池、庐山、九华山等地。

特供[编辑]

主条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供体制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便有通过特殊渠道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党政军各级官员以及其他具有特别身份或地位的人群供应优质特制物品的制度存在,这一制度被称为“特供体制”[29]。该制度起源于中共延安时期,最初是为了在困难时期保证最高领导层的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而设立,其所供应的物品也多仅限于食品和日用品,后来逐渐扩展至奢侈品、稀有物件、生活保障、乃至进口产品(如友谊商店)等在内的诸多方面并最终发展成一种特权待遇[30][31]。在过去[何时?],不少商品会标榜自己为特供商品以吸引眼球。但在2013年,这一行为被明令禁止[32]。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称特供制度已经被取消多年,将市面上特供商品的存在批驳为特权思维[33]。

服务人员[编辑]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配属人员可能有领导人办公室主任、秘书(政治秘书、机要秘书、警卫秘书/警卫长、生活秘书等),警卫员,司机、厨师、服务员等等,随历史时期、各人职务等情况而不尽相同。知名的前党和国家领导人配属人员有:毛泽东秘书胡乔木、田家英、叶子龙、陈伯达、江青、张玉凤等[34];曾任叶剑英卫士,后参与怀仁堂事变,后曾任中央警卫局局长的曹清[35];前赵紫阳秘书,六四事件后被判刑的鲍彤;前江泽民秘书、后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贾廷安;涉上海社保基金挪用案的前陈良宇秘书秦裕;涉海伍德死亡案的前薄熙来家勤务人员张晓军等。

曾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服务的著名翻译(除注明外语种为英语)有:

男译员:唐明照、冀朝铸、杨洁篪、吴建民(法语)、张维为

女译员:唐闻生、王海容、章含之、张璐、沈若云、齐宗华(法语)、林丽韫(日语)

亲属待遇[编辑]

参见:官二代、太子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配偶

其他制度[编辑]

任期和退休制度[编辑]

这些段落的内容摘自: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编辑]

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0年代邓小平實際主導最高決策时決定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终结了毛泽东时代的领导人终身制,建立起任期制和退休制度[36][37][38]。1989年11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并于次年3月辞去国家军委主席的职务,正式退休;其后数年内,陈云、杨尚昆、薄一波、习仲勋、万里等中共元老也正式退休,以实际行动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36][37][39]。江泽民和胡锦涛两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政期间延续了该项政策[40][41]。

2022年10月的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第三次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即再次连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42]。2023年3月10日,習近平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第三次當選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43],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第一位任期超過十年的國家主席,任期超越包括毛澤東在內的歷任國家主席[註 8]。有媒体据此认为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已经复辟[44][45][46][47]。

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编辑]

主条目: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1997年1月31日印发《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48]。

公务礼品[编辑]

2012年起,根据中央有关文件规定,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对外公务交往中受赠的职务性礼品实行集中统一管理[49]。

广告问题[编辑]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关于使用已故或离任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名义进行广告宣传处理意见的答复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

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禁利用在任、离任或已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影响力的商业活动:

1992年3月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坚决制止非法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义、形象、言论进行广告宣传的通知》(工商广字〔1992〕第34号[50])

1995年10月1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使用已故或离任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名义进行广告宣传处理意见的答复》[51]):“使用已故或离任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名义进行广告宣传,其广告效果相当于使用现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义做广告。”

2006年8月1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对广告中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名义的违法行为进行检查的通知》(工商广字〔2006〕156号[52]):“各类商场、专卖店、特许经营店、餐饮店及其他销售点均不得摆放领导同志题词、照片,也不得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义进行广告宣传。”

2007年6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禁止利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做商业促销宣传的通知》(工商广字〔2007〕122号[53]):“禁止在商品及其包装物上使用和出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已离职或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题词以及任何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名义的表现形式。”

舆论控制[编辑]

2012年7月24日,时任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在北京暑期网络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会上表示,对利用互联网制造和传播政治谣言,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现行体制的,情节轻微的将予以公开警告,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严厉打击。

被贬谪或整肃者[编辑]

参见:中国共产党政治运动列表、文化大革命、秦城监狱、秦城监狱囚犯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腐败案件列表和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工作

被贬谪或整肃者不完全汇总

被中共中央认定“犯了严重错误”:毛泽东[54](原正国级)、赵紫阳[55](原正国级)

被迫辞去国家级职务:

后保留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分:李德生(原正国级)、胡耀邦(原正国级)

后安排为中顾委常委:陈锡联(原副国级)

后保留中央委员名分:华国锋(原正国级)

后安排为中顾委委员:汪东兴(原正国级)、吴德(原副国级)

后安排正部级虚职:纪登奎(原副国级)

返回基层工作:陈永贵(原副国级)、吴桂贤(原副国级)、孙健(原副国级)、李素文(原副国级)

被免去国家级职务

复出至副国级:胡启立(原正国级)

复出至正部级:阎明复(原副国级)、芮杏文(原副国级)、李雪峰(原副国级)

被撤销国家级职务

平反后恢复副国职: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原副国级)

弃职外逃后被撤职: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原副国级)

降为正部级:杨晶(原副国级)

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平反后复出任正国职:邓小平(原正国级)

平反后复出任副国职:习仲勋(原副国级)、乌兰夫(原副国级)

被软禁至死:赵紫阳(原正国级)

被开除党籍、公职:

1955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高岗(原正国级)

1968年由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认定为头号走资派和“叛徒、内奸、工贼”并“永远”开除出党,1969年在虐待中病死;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平反:刘少奇(原正国级)

死后由最高人民法院认定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林彪(原正国级)、叶群(原副国级)、康生(原正国级)、谢富治(原副国级)

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被检察院决定免予起诉:姚连蔚(原副国级)

被检察院提起公诉,于开庭前病亡:徐才厚(原副国级)

被判政治类罪名——反革命罪、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第一章)类政治犯

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审判庭认定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姚文元(原副国级)、陈伯达(原正国级)

无期徒刑:王洪文(原正国级)

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江青(原副国级)、张春桥(原正国级)

被判贪污贿赂类罪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第八章):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陈希同(原副国级)、陈良宇(原副国级)

无期徒刑:薄熙来(原副国级)、周永康(原正国级)、令计划(原副国级)、郭伯雄(原副国级)、苏荣(原副国级)、孙政才(原副国级)

注射死刑:成克杰(原副国级)

被判渎职类罪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第九章):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有期徒刑四年:周永康(原正国级)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有期徒刑五年:令计划(原副国级)

滥用职权罪,有期徒刑七年:周永康(原正国级)、陈良宇(原副国级)、薄熙来(原副国级)、苏荣(原副国级)

滥用职权罪,有期徒刑四年:令计划(原副国级)

玩忽职守罪,有期徒刑四年:陈希同(原副国级)

被中央纪委指称性道德败坏:

成克杰“与有夫之妇李平长期通奸,并共谋在各自离婚并‘赚钱’后再结婚”——“沉溺女色,贪婪金钱”

钱色交易

周永康“与多名女性通奸并进行权色、钱色交易”

权色交易

陈良宇“道德败坏,利用职权玩弄女性,搞权色交易”

令计划“与多名女性通奸,进行权色交易”

孙政才“严重违反生活纪律,腐化堕落,搞权色交易”

不正当性关系

薄熙来“与多名女性发生或保持不正当性关系”

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编辑]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列表

非正常死亡者[编辑]

1954年8月17日,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高岗因“高饶事件”在北京服足量安眠药自杀身亡。

1969年11月12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和第二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在河南受迫害时病亡。

1971年9月13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林彪及其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叶群在“九一三事件”中坠机丧生;林彪的尸体被宣布发现于蒙古人民共和国,至今遺骸仍然未能回國。

1991年5月14日,毛泽东的第四任妻子、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江青在保外就医期间在北京服安眠药自杀身亡。

1996年2月2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沛瑶在其住所被其武警卫兵杀害。

2000年9月14日,被罢免的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因受贿罪在北京被以注射方式处决。

治丧[编辑]

《讣告》和《生平》[编辑]

在任或卸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逝世后,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新华社播发官方讣告,配发标准遗像[56]。曾经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逝世后,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等几大正国级机构联名发布最高规格的讣告《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随后是治丧委员会名单和治丧委员会公告。

例如,2007年病逝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副总理黄菊是自1976年周恩來、朱德、毛泽东等逝世以来,第一位在任上去世的在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也是自1992年李先念逝世以来,第一位在任上去世的在任正国级领导人[註 9]。《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讣告》中给予较高的评价,称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新华社配发黄菊的侧面照片作为官方标准的“黄菊同志遗像”;新华社还播发《黄菊同志生平》以示哀悼[57][58]。而其他已退休的非四套班子一把手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逝世后,则一般不以国家机构而是新华社的名义发布逝世消息。如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刘华清和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荣毅仁[59]。

追悼活动[编辑]

追悼会制度由西方传入,1944年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讲话肯定并要求推广追悼会制度,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殡葬改革成为中国大陆社会的惯例[60]。198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党组《关于共产党员应简办丧事,带头实行火葬的报告》,规定:“除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在国际国内有重大影响的同志外,共产党员逝世后,一般不成立治丧机构,不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61]。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中共中央转发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康生、谢富治问题的两个审查报告的批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决书

官方成立的治丧委员会为一些重要领导人举办“追悼大会”,会上由重要人物致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悼词。有时,死后受到处分的前领导人的悼词会被处分文件撤销,如1980年中共中央在一场政治性的特别审判后发文撤销了对判决书中所谓“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主犯”康生、谢富治的《悼词》[62]。目前,绝大多数领导人逝世后都不再单独在人民大会堂或者其他地点举行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只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简短的遗体送别,由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受邀的其他人士参加。在北京以外逝世的领导人,一般由一名中央政治局常委代表中共中央到当地送别。

1990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四条规定为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和全国政协主席等五大正国级领导人的逝世下半旗志哀,为其他人士逝世下半旗由国务院依法决定,下半旗的日期和场所由国家成立的治丧机构或者国务院决定[63][64]。

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没有关于“国葬”的法律、法规或其他官方规定。目前只有1981年5月31日至6月4日,国葬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65]。最高规格和空前规模的领导人追悼活动是1976年9月“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及相关活动,其次则是1997年2月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以及2022年12月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

部分“追悼大会”

1938年3月12日延安,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

1938年7月7日延安,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及死难同胞大会

1938年10月20日延安,杨兰史同志追悼大会

1939年9月18日,晋东南各界人士纪念九一八、追悼杨裕民先生大会(朱德总司令主祭,彭德怀副总司令致悼词)

1942年7月7日延安,纪念抗战五周年暨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大会

1945年2月7日延安中央大礼堂,彭雪枫同志追悼大会

1945年6月17日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毛泽东主席主祭并题挽词:“死难烈士万岁”)

1946年4月19日延安机场,“四·八”烈士追悼和公祭大会(朱德、刘少奇主祭,林伯渠、贺龙等陪祭,康生宣读中共中央祭文)

1950年10月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安葬左权将军暨杨裕民等烈士公祭大会

1955年4月17日中山公园音乐堂,石志昂等烈士追悼大会(主祭人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叔通,陪祭人李德全、邓拓、孔原)

1950年10月30日劳动人民文化宫,任弼时同志追悼大会(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少奇作简短讲话)

1953年3月9日天安门广场,斯大林同志追悼大会

1963年12月23日劳动人民文化宫,罗荣桓同志公祭大会

196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礼堂,艾思奇同志追悼大会(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校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林枫致悼词)

1972年1月10日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陈毅同志追悼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致悼词)

1975年4月7日人民大会堂,董必武同志追悼大会(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致悼词)

1976年1月15日劳动人民文化宫,周恩来同志追悼大会(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致悼词)

1976年7月11日人民大会堂,朱德同志追悼大会(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致悼词)

1976年9月18日天安门广场及全国各地分会场,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致悼词)

1980年5月17日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补办,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致悼词)

1981年6月3日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宋庆龄同志追悼大会(宣布国葬,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致悼词)

1989年4月22日人民大会堂,胡耀邦同志追悼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致悼词)

1997年2月25日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致悼词)

2022年12月6日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致悼词)

遗体处理[编辑]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关于建立毛主席纪念堂的决定

遗体经特殊防腐处理长期保存

水晶棺:毛泽东的遗体经处理后被经常被展示于毛主席纪念堂[66](由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管理)里的水晶棺中。

塔葬: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的遗体经处理后被密封于扎什伦布寺其灵塔祀殿(释颂南捷)

遗体被火化

水葬/海葬:如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的骨灰撒入江海。

壁葬:如朱德/康克清于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中一室。

土葬:如宋庆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

官方评价[编辑]

参见: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官方评价

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编辑]

各职务[编辑]

国家级正职查论编 中共中央最高负责人中央局书记(1921-1922)陈独秀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2-1925)陈独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25-1943)陈独秀 → 瞿秋白 → 向忠发 → 王明(代) → 博古 → 张闻天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56)毛泽东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82)毛泽东 → 华国锋 → 胡耀邦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2-)胡耀邦 → 赵紫阳(代) → 赵紫阳 → 江泽民 → 胡锦涛 → 习近平注:中国共产党最高负责人的职称经历多次改变,详见“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

查论编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部部长(1925年12月-1926年9月)张国焘(1925年12月-1926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1926年9月-1928年10月)周恩来(1926年9月-1928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部部长(1928年10月-1930年3月)杨殷(1928年10月-1929年9月) → 周恩来(1929年9月-1930年3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1930年3月-1931年6月)关向应(1930年3月-1930年8月) → 周恩来(1930年8月-193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部部长(1931年6月-1932年1月)李富春(1931年6月-1932年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1年11月-1937年8月)朱德(1931年11月-1936年12月) → 毛泽东(1936年12月-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7年8月-1949年10月)毛泽东(1937年8月-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49年10月-1954年9月)毛泽东(1949年10月-1954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54年9月-)毛泽东(1954年9月-1976年8月) → 华国锋(1976年10月-1981年6月) → 邓小平(1981年6月-1989年11月) → 江泽民(1989年11月-2004年9月) → 胡锦涛(2004年9月-2012年11月) → 习近平(2012年11月-)

查论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

國家代主席

國家副主席

國家主席令

最高国务会议

国防委员会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949年-1954年集体行使國家元首职权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國家主席11954年-1968年毛泽东 → 刘少奇國家主席缺位时期21968年-1975年宋庆龄代、董必武代(2位国家副主席共同代理) → 董必武代(国家代主席)國家主席廢除时期31975年-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集体行使国家元首职权委员长朱德 → 宋庆龄4等人代(副委员长集体代理) → 叶剑英國家主席51983年至今李先念 → 杨尚昆 → 江泽民 → 胡锦涛 → 习近平注1:1954年宪法下,国家主席主持最高国务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注2:1968年起国家主席缺位,国家副主席代理其职权。注3: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废除国家主席职务。并规定1975年宪法下,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是:召集全国人大会议、解释法律、制定法令、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接受外国使节、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以及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注4:1976年至1978年,由时任第四届副委员长的宋庆龄等人集体代理。1981年5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荣誉称号。注5:1983年开始,国家主席的官方英文译名由意为(主席团或委员会的)主席的“Chairman”改為“President”(直译为“总统”)。关於实际上的最高政治领袖,参见「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十六国 → 北魏 / 南朝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五代 – 十國 → 宋 / 西夏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民国 / 人民共和国

查论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刘少奇1954-1959

朱 德1959-1976

叶剑英1978-1983

彭 真1983-1988

万 里1988-1993

乔 石1993-1998

李 鹏1998-2003

吴邦国2003-2013

张德江2013-2018

栗战书2018-2023

赵乐际2023至今

查论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1954–1976

华国锋1976–1980

赵紫阳1980–1987

李鹏1988–1998

朱镕基1998–2003

温家宝2003–2013

李克强2013–2023

李强2023–

查论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49年至1954年)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主席1(1954年至1975年)毛泽东 → 刘少奇(至196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2(1975年至1982年)毛泽东 → 华国锋 → 胡耀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2年至今)邓小平 → 江泽民 → 胡锦涛 → 习近平注1:1954年宪法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主持最高国务会议和兼任国防委员会主席。注2: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

查论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1949–1954

周恩来1954–1976

邓小平1978–1983

邓颖超1983–1988

李先念1988–1992

李瑞环1993–2003

贾庆林2003–2013

俞正声2013–2018

汪洋2018–2023

王沪宁2023–

查论编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领导人1982年9月—1992年10月1982年9月13日中顾委第一次全会选举(1982年9月-1985年9月)主任邓小平副主任薄一波(常务副主任) · 许世友 · 谭震林(1983年逝世) · 李维汉(1984年逝世)常务委员会委员王平 · 王首道 · 邓小平 · 伍修权 · 刘澜涛 · 江华 · 许世友 · 李井泉 · 李维汉 · 萧克 · 萧劲光 · 何长工 · 宋时轮 · 陆定一 · 陈锡联 · 段君毅 · 耿飚 · 姬鹏飞 · 黄火青 · 粟裕(1984年逝世) · 程子华 · 傅钟 · 谭震林 · 薄一波1985年9月24日中顾委第五次全会选举(1985年9月-1987年11月)主任邓小平副主任王震 · 薄一波(常务副主任) · 许世友(1985年逝世) · 宋任穷常务委员会委员王平 · 王震 · 王首道 · 邓小平 · 伍修权 · 刘澜涛 · 江华 · 许世友 · 李一氓 · 李德生 · 萧克 · 宋任穷 · 宋时轮 · 陆定一 · 陈锡联 · 段君毅 · 耿飚 · 姬鹏飞 · 黄镇 · 黄火青 · 程子华 · 薄一波1987年11月2日中顾委第一次全会选举(1987年11月-1992年10月)主任陈云副主任薄一波(常务副主任) · 宋任穷常务委员会委员王平 · 王首道 · 伍修权 · 刘澜涛 · 江华 · 李一氓(1990年逝世) · 李德生 · 杨得志 · 萧克 · 余秋里 · 宋任穷 · 宋时轮(1991年逝世) · 张劲夫 · 张爱萍 · 陆定一 · 陈云 · 陈丕显 · 陈锡联 · 胡乔木(1992年逝世) · 段君毅 · 耿飚 · 姬鹏飞 · 黄华 · 黄镇(1989年逝世) · 康世恩 · 程子华(1991年逝世) · 薄一波

国家级副职查论编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六届五中全会博古 · 张闻天 · 周恩来 · 项英政治局会议毛泽东(主席) · 刘少奇 · 任弼时第七届一中全会毛泽东(主席) · 朱德 · 刘少奇 · 周恩来 · 任弼时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主席) · 朱德 · 刘少奇 · 周恩来 · 任弼时(1950年10月逝世) · 陈云(候补;1950年6月任代理书记,1950年10月转正) · 彭真(候补)第八届一中全会邓小平(总书记) · 彭真 · 王稼祥 · 谭震林 · 谭政 · 黄克诚 · 李雪峰 · 刘澜涛(候补) · 杨尚昆(候补) · 胡乔木(候补)五中全会邓小平(总书记) · 彭真 · 王稼祥 · 谭震林 · 谭政 · 黄克诚 · 李雪峰 · 李富春 · 李先念 · 刘澜涛(候补) · 杨尚昆(候补) · 胡乔木(候补)十中全会邓小平(总书记) · 彭真 · 王稼祥 · 谭震林 · 李雪峰 · 李富春 · 李先念 · 陆定一 · 康生 · 罗瑞卿 · 刘澜涛(候补) · 杨尚昆(候补) · 胡乔木(候补)政治局扩大会议邓小平(总书记) · 陶铸(常务书记) · 叶剑英 · 彭真(停职) · 王稼祥 · 谭震林 · 李雪峰 · 李富春 · 李先念 · 陆定一(停职) · 康生 · 罗瑞卿(停职) · 刘澜涛(候补) · 杨尚昆(候补,停职) · 胡乔木(候补)十一中全会邓小平(总书记) · 陶铸(常务书记) · 叶剑英 · 王稼祥(停职) · 谭震林 · 李雪峰 · 李富春 · 李先念 · 康生 · 谢富治 · 刘宁一 · 刘澜涛(候补) · 胡乔木(候补)第十一届五中全会胡耀邦(总书记) · 万里 · 王任重 · 方毅 · 谷牧 · 宋任穷 · 余秋里 · 杨得志 · 胡乔木 · 姚依林 · 彭冲 · 习仲勋(1981年6月增补)第十二届一中全会万里 · 习仲勋 · 鄧力群 · 杨勇(1983年1月逝世) · 余秋里 · 谷牧 · 陈丕显 · 胡启立 · 姚依林 · 乔石(候补) · 郝建秀(候补)五中全会胡启立 · 万里 · 余秋里 · 乔石 · 田纪云 · 李鹏 · 陈丕显 · 鄧力群 · 郝建秀 · 王兆国第十三届一中全会胡启立 · 乔石 · 芮杏文 · 阎明复 · 温家宝(候补)四中全会乔石 · 李瑞环 · 丁关根 · 温家宝(候补)五中全会乔石 · 李瑞环 · 丁关根 · 杨白冰 · 温家宝(候补)第十四届一中全会胡锦涛 · 丁关根 · 尉健行 · 温家宝 · 任建新四中全会胡锦涛 · 丁关根 · 尉健行 · 温家宝 · 任建新 · 吴邦国 · 姜春云第十五届一中全会胡锦涛 · 尉健行 · 丁关根 · 张万年 · 羅幹 · 温家宝 · 曾庆红第十六届一中全会曾庆红 · 刘云山 · 周永康 · 贺国强 · 王刚 · 徐才厚 · 何勇第十七届一中全会习近平 · 刘云山 · 李源潮 · 何勇 · 令计划 · 王沪宁第十八届一中全会刘云山 · 刘奇葆 · 赵乐际 · 栗战书 · 杜青林 · 赵洪祝 · 杨晶第十九届一中全会王沪宁 · 丁薛祥 · 杨晓渡 · 陈希 · 郭声琨 · 黄坤明 · 尤权第二十届一中全会蔡奇 · 石泰峰 · 李干杰 · 李书磊 · 陈文清 · 刘金国 · 王小洪

查论编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49年-1955年)朱 德(1949–1955)中央监察委员会1书记(1955年-1969年2)董必武(1955–1969)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3(1978年至今)陈 云(第一书记,1978–1987) → 乔 石(1987–1992) → 尉健行(1992–2002) → 吴官正(2002–2007) → 贺国强(2007–2012) → 王岐山(2012–2017) → 赵乐际(2017–2022) → 李 希(2022–2027)注1:1955年3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决定设立中央监察委员会,代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注2:1969年,中共九大决定取消纪律检查机关。注3: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重新设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查论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49年-1954年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1954年8月17日自杀身亡)(1949-1954,6人共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54年至今朱德(1954-1959) → 宋庆龄、董必武(1959-1975,2人共任) → 未设置1(1975-1982) → 乌兰夫(1983-1988) → 王震(1988-1993) → 荣毅仁(1993-1998) → 胡锦涛(1998-2003) → 曾庆红(2003-2008) → 习近平(2008-2013) → 李源潮(2013-2018) → 王岐山(2018-2023) → 韩正(2023-)注1:1975年宪法废除国家主席、副主席建制,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元首职权;1982年宪法恢复设置。注2:粗体字为任内当选国家主席的副主席。

查论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一届 初13人-逝世1人+补选1人

宋庆龄

林伯渠

李济深

张澜

罗荣桓

沈钧儒

郭沫若

黄炎培

彭真(兼秘书长)

李维汉

陈叔通

丹增嘉措

赛福鼎·艾则孜

程潛(补选)

第二届 初16人-逝世3人-撤职2人

林伯渠

李濟深

罗荣桓

沈钧儒

郭沫若

黄炎培

彭真(兼秘书长)

李维汉

陈叔通

丹增嘉措(弃职外逃多年后被撤职)

赛福鼎·艾则孜

程潛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撤职)

何香凝

刘伯承

林枫

第三届 初18人-逝世6人

彭真

刘伯承

李井泉

康生

郭沫若

何香凝

黄炎培

陈叔通

李雪峰

徐向前

杨明轩

程潜

赛福鼎·艾则孜

林枫

刘宁一(兼秘书长)

張治中

阿沛·阿旺晋美

周建人

第四届 初22人-逝世2人+补选1人

董必武

宋庆龄

康生

刘伯承

吴德

韦国清

赛福鼎·艾则孜

郭沫若

徐向前

聂荣臻

陈云

谭震林

李井泉

张鼎丞

蔡畅

乌兰夫

阿沛·阿旺晋美

周建人

許德珩

胡厥文

李素文

姚连蔚

邓颖超(补选)

第五届 初20人-逝世3人-辞职6人+补选10人

宋庆龄

聂荣臻(辞职)

刘伯承(辞职)

乌兰夫

吴德(辞职)

韦国清

陈云

郭沫若

谭震林

李井泉

张鼎丞(辞职)

蔡畅(辞职)

邓颖超

赛福鼎·艾则孜

廖承志

姬鹏飞(辞职前兼秘书长)

阿沛·阿旺晋美

周建人(辞职)

許德珩

胡厥文

彭真(补选,兼代秘书长)

肖劲光(补选)

朱蘊山(补选)

史良(补选)

彭冲(补选)

习仲勋(补选)

粟裕(补选)

杨尚昆(补选,兼秘书长)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补选)

朱學範(补选)

第六届 初20人-逝世2人+增选1人

陈丕显

韦国清

耿飚

胡厥文

許德珩

彭冲

王任重

史良

朱學範

阿沛·阿旺晋美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赛福鼎·艾则孜

周谷城

严济慈

胡愈之

荣毅仁

叶飞

廖汉生

韩先楚

黄华

楚图南(增选)

第七届 初19人-逝世3人

习仲勋

乌兰夫

彭冲(兼秘书长)

韦国清

朱學範

阿沛·阿旺晋美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赛福鼎·艾则孜

周谷城

严济慈

荣毅仁

叶飞

廖汉生

倪志福

陈慕华

费孝通

孙起孟

雷洁琼

王汉斌

第八届 初19人-逝世3人

田纪云

王汉斌

倪志福

陈慕华

费孝通

孙起孟

雷洁琼

秦基伟

李锡铭

王丙乾

帕巴拉·格列朗杰

王光英

程思远

卢嘉锡

布赫

铁木尔·达瓦买提

甘苦

李沛瑤

吴阶平

第九届 初19人-逝世1人-撤职1人

田纪云

谢非

姜春云

邹家华

帕巴拉·格列朗杰

王光英

程思远

布赫

铁木尔·达瓦买提

吴阶平

彭珮云

何魯麗

周光召

成克杰(撤职同年被处决)

曹志

丁石孙

成思危

许嘉璐

蒋正华

第十届 初15人-逝世1人

王兆国

李铁映

司马义·艾买提

何魯麗

丁石孙

成思危

许嘉璐

蒋正华

顾秀莲

热地

盛华仁(兼秘书长)

路甬祥

乌云其木格

韩启德

傅铁山

第十一届 13人

王兆国

路甬祥

乌云其木格

韩启德

华建敏

陈至立

周铁农

李建国(兼秘书长)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

蒋树声

陈昌智

严隽琪

桑国卫

第十二届 13人

李建国

王胜俊

陈昌智

严隽琪

王晨(兼秘书长)

沈跃跃

吉炳轩

张平

向巴平措

艾力更·依明巴海

万鄂湘

张宝文

陈竺

第十三届 14人

王晨

曹建明

张春贤

沈跃跃

吉炳轩

艾力更·依明巴海

万鄂湘

陈竺

王东明

白玛赤林

丁仲礼

郝明金

蔡达峰

武维华

第十四届 14人

李鸿忠

王东明

肖捷

郑建邦

丁仲礼

郝明金

蔡达峰

何维

武维华

铁凝

彭清华

张庆伟

洛桑江村

雪克来提·扎克尔

查论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副总理董必武1 → 陈云 → 林彪 → 邓小平 → 万里 → 姚依林 → 朱镕基 → 李岚清 → 黄菊 → 吴仪2 → 李克强 → 张高丽 → 韩正 → 丁薛祥注1:1949年10月19日至1954年9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排名第一的副总理是董必武。注2:2006年至2008年,在黄菊病重期间及逝世后,由副总理吴仪顺位接管其工作。

查论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人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政务院

董必武

陈云(兼财经委主任)

郭沫若

黄炎培

邓小平(增补)

第一届

陈云

林彪

彭德怀(兼国防部长)

邓小平

邓子恢

贺龙

陈毅(兼外交部长)

乌兰夫

李富春

李先念

聂荣臻(增补)

薄一波(增补)

第二届

陈云

林彪(兼国防部长)

彭德怀

邓小平

邓子恢

贺龙

陈毅

乌兰夫

李富春

李先念

聂荣臻

薄一波

谭震林

陆定一

罗瑞卿

习仲勋(兼秘书长)

第三届

林彪(兼国防部长)

陈云

邓小平

贺龙

陈毅

柯庆施

乌兰夫

李富春

李先念

谭震林

聂荣臻

薄一波

陆定一

罗瑞卿

陶铸

谢富治

第四届

邓小平

张春桥(解职)

李先念

陈锡联

纪登奎

华国锋

陈永贵

吴桂贤(辞职)

王震

余秋里

谷牧

孙健

第五届(1978年)

邓小平

李先念

徐向前

纪登奎

余秋里

陈锡联

耿飚

陈永贵

方毅

王震

谷牧

康世恩

陈慕华

王任重(增补)

陈云(增补)

第五届(1980年)

余秋里

耿飚

方毅

谷牧

康世恩

陈慕华

薄一波

姚依林

姬鹏飞(兼秘书长)

赵紫阳

万里

楊靜仁

张爱萍

黄华

第五届(1982年)

万里

姚依林

第六届

万里

姚依林

李鹏

田纪云

乔石(增补)

第七届

姚依林

田纪云

吴学谦

邹家华

朱镕基(增补)

第八届

朱镕基(兼央行行长)

邹家华

钱其琛(兼外交部长)

李岚清

吴邦国(增补)

姜春云(增补)

第九届

李岚清

钱其琛

吴邦国

温家宝

第十届

黄菊

吴仪(兼卫生部长)

曾培炎

回良玉

第十一届

李克强

回良玉

张德江

王岐山

第十二届

张高丽

刘延东

汪洋

马凯

第十三届

韩正

孙春兰

胡春华

刘鹤

第十四届

丁薛祥

何立峰

张国清

刘国中

国务院常务会议(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 < 国务院全体会议(国务院组成人员)

查论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人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第五届10→11人

余秋里

耿飙(兼国防部长)

方毅(兼国家科委主任)

谷牧

康世恩

陈慕华(兼外经部长)

薄一波(兼国家体改委党组书记兼第一副主任)

姬鹏飞

黄华(兼外交部长)

张劲夫(兼国家经委主任)

张爱萍(增补,兼国防部长)

第六届10→11人

方毅(兼国家科委主任)

谷牧

康世恩

陈慕华(兼外经部部长→央行行长)

姬鹏飞(兼港澳办主任)

张劲夫(兼国家经委主任)

张爱萍(兼国防部长)

吴学谦(兼外交部长)

王丙乾(兼财政部长)

宋平(兼国家计委主任)

宋健(增补,兼国家科委主任)

第七届9→10人

李铁映(兼国家教委主任)

秦基伟(兼国防部长)

王丙乾(兼财政部长)

宋健(兼国家科委主任)

王芳(兼公安部长)

邹家华(兼机电工业部长→国家计委主任)

李贵鲜(兼央行行长)

陈希同(兼北京市长)

陈俊生(兼国务院秘书长)

钱其琛(增补,兼外交部长)

第八届8人

李铁映(兼国家体改委主任)

迟浩田(兼国防部长)

宋健(兼国家科委主任)

李贵鲜(兼国家行政学院院长)

陈俊生(兼全国供销总社主任)

司马义·艾买提(兼国家民委主任)

彭珮云(兼国家计生委主任)

罗干(兼国务院秘书长)

第九届5人

迟浩田(兼国防部长)

羅幹(兼公安部长)

吴仪(分管外贸)

司马义·艾买提

王忠禹(兼国务院秘书长)

第十届5人

周永康(兼公安部长)

曹刚川(兼国防部长)

唐家璇(分管外交外事)

华建敏(兼国务院秘书长)

陈至立(分管教科文卫体)

第十一届5人

刘延东(分管教科文体)

梁光烈(兼国防部长)

马凯(兼国务院秘书长)

孟建柱(兼公安部长)

戴秉国(分管外交外事)

第十二届5→4人

杨晶(兼国务院秘书长,后撤销)

常万全(兼国防部长)

杨洁篪(分管外交外事)

郭声琨(兼公安部长)

王勇(分管国资安监工商)

第十三届5人

魏凤和(兼国防部长)

王勇(分管民政应急国资市场)

王毅(兼外交部长)

肖捷(兼国务院秘书长)

赵克志(兼公安部长)

第十四届5→3人

李尚福(兼国防部长,后免去)

王小洪(兼公安部长)

吴政隆(兼国务院秘书长)

谌贻琴

秦刚(兼外交部长,后免去)

国务院常务会议(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 < 国务院全体会议(国务院组成人员)

查论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1949年-1954年)沈钧儒(1949–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1954年-2001年)董必武(1954–1959) → 谢觉哉(1959–1965) → 杨秀峰(1965–1975) → 江华(1975–1983) → 郑天翔(1983–1988) → 任建新(1988–1998) → 肖扬(1998–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大法官1(2001年至今)肖扬(2001–2008) → 王胜俊(2008–2013) → 周强(2013–2023) → 张军(2023–)注1:200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十八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首席大法官”,根据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即为首席大法官。而此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实际履行首席大法官的职责,出席首席大法官参加的国际会议及外事往来。

查论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1949年 - 1954年)罗荣桓(1949-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54年至今)张鼎丞(1954-1975) → 检察机关被撤销 1(1975-1978) → 黄火青(1978-1983) → 杨易辰(1983-1988) → 刘复之(1988-1993) → 张思卿(1993-1998) → 韩杼滨(1998-2003) → 贾春旺(2003-2008) → 曹建明(2008-2018) → 张军(2018-2023) → 应勇(2023-)注1: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宪法(即“七五宪法”),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检察机关的职权由各级公安机关行使”。

查论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一届 5人

周恩来

李濟深

沈钧儒

郭沫若

陈叔通

第二届 初16人

宋庆龄

董必武

李濟深

张澜

郭沫若

彭真

沈钧儒

黄炎培

何香凝

李维汉(常务)

李四光

陈叔通(常务)

章伯钧(常务→停职)

陈嘉庚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包尔汉(常务)

第三届 初14人

彭真

李济深

郭沫若

沈钧儒

黄炎培

李维汉(常务)

李四光

陈叔通(常务)

陈嘉庚

包尔汉(常务)

陈毅

康生(常务)

帕巴拉·格列朗杰

阿沛·阿旺晋美

何香凝(增选)

第四届 22人

彭真

陈毅

叶剑英

黄炎培

陈叔通(常务)

刘澜涛

宋任穷

徐冰(常务)

高崇民(常务)

蔡廷锴

韦国清

邓子恢

李四光

傅作义

滕代远

谢觉哉

沈雁冰

李烛尘

帕巴拉·格列朗杰

許德珩

李德全

马叙伦

第五届 初22人

乌兰夫

韦国清

彭冲

赵紫阳

郭沫若

宋任穷

沈雁冰

許德珩

欧阳钦

史良

朱蕴山

康克清

季方

王首道

楊靜仁

张冲

帕巴拉·格列朗杰

周建人

庄希泉

胡子昂

荣毅仁

童第周

刘澜涛(增选,兼秘书长)

陆定一(增选)

李维汉(增选)

胡愈之(增选)

王昆侖(增选)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增选)

何长工(增选)

蕭克(增选)

程子华(增选)

杨秀峰(增选)

沙千里(增选)

包尔汉(增选)

周培源(增选)

錢昌照(增选)

劉斐(增选)

董其武(增选)

第六届 初29人

楊靜仁

刘澜涛

陆定一

程子华

康克清

季方

庄希泉

帕巴拉·格列朗杰

胡子昂

王昆侖

錢昌照

董其武

陶峙岳

周叔弢

杨成武

萧华

陈再道

吕正操

周建人

周培源

包尔汉

缪云台

王光英

邓兆祥

费孝通

赵朴初

叶圣陶

屈武

巴金

马文瑞(增选)

茅以升(增选)

刘靖基(增选)

华罗庚(增选)

王恩茂(增选)

钱学森(增选)

雷洁琼(增选)

汪锋(增选)

钱伟长(增选)

第七届 初28人

王任重

阎明复

方毅

谷牧

楊靜仁

康克清

帕巴拉·格列朗杰

胡子昂

錢昌照

周培源

缪云台

王光英

邓兆祥

赵朴初

屈武

巴金

马文瑞

刘靖基

王恩茂

钱学森

钱伟长

胡绳

孙晓村

程思远

卢嘉锡

钱正英

苏步青

司马义·艾买提

侯镜如(增选)

丁光训(增选)

洪学智(增选)

叶选平(增选)

第八届 初25人

叶选平

吴学谦

杨汝岱

王兆国

阿沛·阿旺晋美

赛福鼎·艾则孜

洪学智

楊靜仁

周培源

邓兆祥

赵朴初

巴金

刘靖基

钱学森

钱伟长

胡绳

钱正英

苏步青

侯镜如

丁光训

董寅初

孙孚凌

安子介

霍英東

馬萬祺

朱光亚(增选)

万国权(增选)

何鲁丽(增选)

第九届 初31人

叶选平

杨汝岱

王兆国

阿沛·阿旺晋美

赵朴初

巴金

钱伟长

卢嘉锡

任建新

宋健

李贵鲜

陈俊生

张思卿

钱正英

丁光训

孙孚凌

安子介

霍英東

馬萬祺

朱光亚

万国权

胡启立

陈锦华

赵南起

毛致用

白立忱

經叔平

罗豪才

张克辉

周铁农

王文元

第十届 初24人

王忠禹

廖暉

刘延东

阿沛·阿旺晋美

巴金

帕巴拉·格列朗杰

李贵鲜

张思卿

丁光训

霍英東

馬萬祺

白立忱

罗豪才

张克辉

周铁农

郝建秀

陈奎元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

徐匡迪

李兆焯

黃孟復

王选

张怀西

李蒙

董建華(增选)

张梅颖(增选)

张榕明(增选)

第十一届 初25人

王刚

廖晖

杜青林

阿沛·阿旺晋美

帕巴拉·格列朗杰

馬萬祺

白立忱

陈奎元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

李兆焯

黃孟復

董建華

张梅颖

张榕明

钱运录(兼秘书长)

孙家正

李金华

郑万通

邓朴方

万钢

林文漪

厉无畏

罗富和

陈宗兴

王志珍

何厚鏵(增选)

第十二届 初23人

杜青林

令计划(免职)

韩启德

帕巴拉·格列朗杰

董建華

万钢

林文漪

罗富和

何厚鏵

张庆黎(兼秘书长)

李海峰

苏荣(免职)

陈元

卢展工

周小川

王家瑞

王正伟

马飚

齐续春

陈晓光

马培华

刘晓峰

王钦敏

梁振英(增選)

第十三届 24人

张庆黎

刘奇葆

帕巴拉·格列朗杰

董建華

万钢

何厚鏵

卢展工

王正伟

马飚

陈晓光

梁振英

夏宝龙(兼秘书长至2020年5月)

杨传堂

李斌(兼秘书长自2020年5月)

巴特尔

汪永清

何立峰

苏辉

郑建邦

辜胜阻

刘新成

何维

邵鸿

高云龙

第十四届 23人

石泰峰

胡春华

沈跃跃

王勇

周强

帕巴拉·格列朗杰

何厚鏵

梁振英

巴特尔

苏辉

邵鸿

高云龙

陈武

穆虹

咸辉

王东峰(兼秘书长)

姜信治

蒋作君

何报翔

王光谦

秦博勇

朱永新

杨震

查论编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领导人1982年9月—1992年10月1982年9月13日中顾委第一次全会选举(1982年9月-1985年9月)主任邓小平副主任薄一波(常务副主任) · 许世友 · 谭震林(1983年逝世) · 李维汉(1984年逝世)常务委员会委员王平 · 王首道 · 邓小平 · 伍修权 · 刘澜涛 · 江华 · 许世友 · 李井泉 · 李维汉 · 萧克 · 萧劲光 · 何长工 · 宋时轮 · 陆定一 · 陈锡联 · 段君毅 · 耿飚 · 姬鹏飞 · 黄火青 · 粟裕(1984年逝世) · 程子华 · 傅钟 · 谭震林 · 薄一波1985年9月24日中顾委第五次全会选举(1985年9月-1987年11月)主任邓小平副主任王震 · 薄一波(常务副主任) · 许世友(1985年逝世) · 宋任穷常务委员会委员王平 · 王震 · 王首道 · 邓小平 · 伍修权 · 刘澜涛 · 江华 · 许世友 · 李一氓 · 李德生 · 萧克 · 宋任穷 · 宋时轮 · 陆定一 · 陈锡联 · 段君毅 · 耿飚 · 姬鹏飞 · 黄镇 · 黄火青 · 程子华 · 薄一波1987年11月2日中顾委第一次全会选举(1987年11月-1992年10月)主任陈云副主任薄一波(常务副主任) · 宋任穷常务委员会委员王平 · 王首道 · 伍修权 · 刘澜涛 · 江华 · 李一氓(1990年逝世) · 李德生 · 杨得志 · 萧克 · 余秋里 · 宋任穷 · 宋时轮(1991年逝世) · 张劲夫 · 张爱萍 · 陆定一 · 陈云 · 陈丕显 · 陈锡联 · 胡乔木(1992年逝世) · 段君毅 · 耿飚 · 姬鹏飞 · 黄华 · 黄镇(1989年逝世) · 康世恩 · 程子华(1991年逝世) · 薄一波

各民族[编辑]

查论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藏族高级干部藏族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人大常委会8 藏族副委员长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弃职外逃多年后被撤职) ·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 阿沛·阿旺晋美 · 帕巴拉·格列朗杰 · 热地 · 向巴平措 · 白玛赤林 · 洛桑江村全国政协3 藏族副主席帕巴拉·格列朗杰 ·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 阿沛·阿旺晋美藏族省部级正职干部(西藏以外任职)国务院1 藏族部长多吉才让(民政部)省人大常委会2 藏族主任扎喜旺徐(青海省) · 宦爵才郎(青海省)省政协7 藏族主席扎喜旺徐(青海省) · 桑结加(青海省) · 白玛(青海省) · 仁青加(青海省) · 崔玉英(福建省) · 多杰热旦(青海省) · 公保扎西(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大班子藏族正职自治区人大常委会9 主任阿沛·阿旺晋美 → 杨东生 → 阿沛·阿旺晋美 → 热地 → 列确 → 向巴平措 → 白玛赤林 → 洛桑江村 → 严金海自治区政府13 藏族首长筹备委员会3 主任达赖喇嘛·丹增嘉措 →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代) → 阿沛·阿旺晋美(代)人民委员会1 主席阿沛·阿旺晋美人民政府12 主席天宝 → 阿沛·阿旺晋美 → 多杰才旦 → 多吉才让 → 江村罗布 → 列确 → 向巴平措 → 白玛赤林 → 洛桑江村 → 齐扎拉 → 严金海 → 嘎玛泽登自治区政协3 藏族主席杨岭多吉 → 热地 → 帕巴拉·格列朗杰(副省/部/军级以上官员)

查论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维吾尔族高级干部维吾尔族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1 候补委员赛福鼎·艾则孜全国人大常委会6 副委员长赛福鼎·艾则孜 · 铁木尔·达瓦买提 · 司马义·艾买提 ·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 · 艾力更·依明巴海 · 雪克来提·扎克尔国务院1 领导人1 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全国政协4 副主席包尔汉·沙希迪 · 赛福鼎·艾则孜 · 司马义·艾买提 ·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大班子维吾尔族正职自治区党委1 书记赛福鼎·艾则孜自治区人大常委会9 主任铁木尔·达瓦买提 → 阿木冬·尼牙孜 →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 → 阿不都热依木·阿米提 → 艾力更·依明巴海 → 雪克来提·扎克尔 → 乃依木·亚森 → 肖开提·依明 → 祖木热提·吾布力自治区政府8 首长省人民政府1 主席包尔汉·沙希迪人民委员会1 主席赛福鼎·艾则孜革委会1 主任赛福鼎·艾则孜自治区人民政府7 主席司马义·艾买提 → 铁木尔·达瓦买提 →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 →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 → 努尔·白克力 → 雪克来提·扎克尔 → 艾尔肯·吐尼亚孜自治区政协3 主席赛福鼎·艾则孜 · 包尔汉·沙希迪 · 司马益·牙生诺夫维吾尔族省部级正职干部(新疆以外任职)国务院1 首长组成部门1 首长司马义·艾买提正大军区级2 将领赛福鼎·艾则孜 · 司马义·艾买提维吾尔族现任省部级副职干部中共省委2 常委玉苏甫江·麦麦提 · 伊力扎提·艾合买提江省人大常委会2 副主任托乎提·亚克夫 · 买买提明·卡德省人民政府3 副省长麦尔丹·木盖提 · 玉苏甫江·麦麦提 · 凯赛尔·阿不都克热木省政协5 副主席吉尔拉·衣沙木丁 · 阿不都热克甫·吐木尼牙孜 · 艾则孜·木沙 · 尔肯江·吐拉洪 · 艾山江·艾合买提省高院1 院长迪里夏提·沙依木(副省/部/军级以上官员)

查论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族高级干部蒙古族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国共产党2 领导人中央政治局1 委员乌兰夫中央书记处1 书记杨晶全国人大常委会3 副委员长乌兰夫 · 布赫 · 乌云其木格中华人民共和国1 副主席乌兰夫国务院2 领导人1 副总理乌兰夫1 国务委员杨晶(因涉严重违纪被撤职)全国政协4 副主席李四光 · 李德全 · 乌兰夫 · 巴特尔内蒙古自治区四大班子蒙古族正职自治区党委1 书记乌兰夫自治区人大常委会2 主任廷懋 · 巴图巴根自治区政府10 首长人民政府1 主席乌兰夫人民委员会1 主席乌兰夫革委会1 主任孔飞人民政府9 主席孔飞 → 布赫 → 乌力吉 → 云布龙 → 乌云其木格 → 杨晶 → 巴特尔 → 布小林 → 王莉霞自治区政协3 主席乌兰夫 · 奎璧 · 千奋勇蒙古族省部级正职干部(内蒙古以外任职)中国共产党3 首长中央直属机构1 部长乌兰夫中央派出机构1 书记杨晶省委1 书记巴音朝鲁国务院6 首长1 秘书长杨晶(因涉严重违纪被撤职)日常办事机构1 主任齐燕铭组成部门5 首长李德全 · 李四光 · 乌兰夫 · 杨晶 · 巴特尔直属事业单位1 院长杨晶(因涉严重违纪被撤职)全国政协1 首长1 秘书长齐燕铭省人大常委会1 主任巴音朝鲁省人民政府2 首长1 主席乌兰夫1 省长巴音朝鲁省政协1 主席巴音朝鲁正大军区级1 将领乌兰夫人民团体2 首长李德全 · 李四光蒙古族现任省部级副职干部中共省委5 领导人7 常委白玉刚 · 于立新 · 巴特尔 · 胡达古拉 · 包钢 · 隋青 · 徐向国省人大常委会3 副主任段志强 · 乌兰 · 艾丽华省人民政府3 副省长代钦 · 奇巴图 · 杨进省政协4 副主席刘新乐 · 其其格 · 罗志虎 · 杨劼省高院1 院长杨宗仁(副省/部/军级以上官员)

查论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壮族高级干部壮族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1 委员韦国清全国人大常委会3 副委员长韦国清 · 甘苦 · 成克杰(因涉受贿罪被撤职)全国政协4 副主席韦国清 · 李兆焯 · 马飚 · 陈武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大班子壮族正职自治区党委1 书记韦国清自治区人大常委会2 主任黄荣 · 甘苦自治区政府9 首长省人民委员会1 省长韦国清自治区人民委员会1 主席韦国清革委会1 主任韦国清人民政府8 主席覃应机 → 韦纯束 → 成克杰 → 李兆焯 → 陆兵 → 马飚 → 陈武 → 蓝天立自治区政协3 主席韦国清 · 覃应机 · 蓝天立壮族省部级正职干部(广西以外任职)中共省委2 书记冼恒汉 · 韦国清省革委会2 主任冼恒汉 · 韦国清正大军区级2 将领冼恒汉 · 韦国清壮族现任省部级副职干部中共省委3 常委农生文 · 周异决 · 韦韬省人大常委会1 副主任卢献匾省人民政府1 副省长李常官 · 覃卫国省政协2 副主席肖莺子 · 黄俊华省高院1 院长黄海龙(副省/部/军级以上官员)

各时期排名[编辑]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8年,中国国内官方报道中一般只按国家领导职务排列和报道国家领导人;自1958年5月中共八届五中全会闭幕后,官方报道开始将党的和国家的领导职务混合排列,统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1958年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正国级党和国家领导人排名如下:

查论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时期正国级党和国家领导人排名1958年5月至今(每人姓名后注明其当时担任的党和国家领导职务)中共八届五中全会后至全国政协三届一次会议前1958年5月—1959年4月(7人)

毛泽东(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

刘少奇(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周恩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

朱德(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陈云(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

林彪(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邓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注 1]

全国政协三届一次会议后至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前1959年4月—1966年8月(9人)

毛泽东(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刘少奇(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

宋庆龄(国家副主席)

董必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

朱德(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周恩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

陈云(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

林彪(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9月兼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邓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注 2]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至中共中央政治局生活会前1966年8月—1967年2月(13-3人)

毛泽东(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林彪(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周恩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

陶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文革小组顾问,1967年1月被打倒)

陈伯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革小组组长)

邓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67年1月被打倒)

康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文革小组顾问)

刘少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1967年1月被打倒)

朱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李富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陈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宋庆龄(国家副主席)

董必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注 3]

中共九届一中全会后至九一三事件前1969年4月—1971年9月(5-1人)

毛泽东(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林彪(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周恩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

陈伯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70年9月被隔离审查)

康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注 4]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至中共十大前1971年9月—1973年8月(6人)

毛泽东(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宋庆龄(国家副主席)

董必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1972年2月代理国家主席)[注 5]

朱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周恩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

康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注 6]

中共十届一中全会后至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前1973年8月—1975年1月(10人)

毛泽东(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董必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代主席)

宋庆龄(国家副主席)

朱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周恩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

王洪文(中共中央副主席)

康生(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叶剑英(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李德生(中共中央副主席)

张春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注 7]

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至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前1975年1月—1976年1月(10-3人)

毛泽东(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朱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董必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5年4月逝世)

宋庆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注 8]

周恩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1976年1月逝世)

王洪文(中共中央副主席)

康生(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5年12月逝世)

叶剑英(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张春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注 9]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至怀仁堂事变前1976年4月—10月(7-2人)

毛泽东(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76年9月逝世)

朱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76年7月逝世)

华国锋(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王洪文(中共中央副主席)

叶剑英(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春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宋庆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注 10]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至中共十一大前1976年10月—1977年8月(3+1人)

华国锋(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叶剑英(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邓小平(1977年7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宋庆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注 11]

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后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1977年8月—1978年12月(6人)

华国锋(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叶剑英(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至1978年3月,1978年3月兼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78年3月兼全国政协主席)

李先念(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

汪东兴(中共中央副主席)

宋庆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注 1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前1978年12月—1980年2月(7人)

华国锋(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叶剑英(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李先念(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

陈云(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纪委第一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至1979年7月,1979年7月兼国务院副总理)

汪东兴(中共中央副主席)

宋庆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注 13]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后至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前1980年2月—1981年6月(13-1人)

华国锋(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至1980年9月)

叶剑英(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至1980年9月)

李先念(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至1980年9月)

陈云(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纪委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至1980年9月)

宋庆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1年5月逝世)

刘伯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至1980年9月)

徐向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至1980年9月)

聂荣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至1980年9月)

彭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邓颖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注 14]

胡耀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

赵紫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至1980年9月,1980年4月兼国务院副总理至9月,1980年9月兼国务院总理)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后至中共十二大前1981年6月—1982年9月(12人)

胡耀邦(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

叶剑英(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全国政协主席)

赵紫阳(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李先念(中共中央副主席)

陈云(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华国锋(中共中央副主席)

刘伯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徐向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聂荣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彭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邓颖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后至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前1982年9月—1983年6月(10人)

胡耀邦(中共中央总书记)

叶剑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邓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主席)

赵紫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李先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陈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彭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邓颖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徐向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聂荣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注 15]

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后至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前1983年6月—1985年9月(11人)

胡耀邦(中共中央总书记)

叶剑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

邓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赵紫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李先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

陈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彭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邓颖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

徐向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

聂荣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

乌兰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注 16]

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后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前1985年9月—1987年1月(10人)

胡耀邦(中共中央总书记)

邓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赵紫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李先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

陈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彭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邓颖超(全国政协主席)

徐向前(中央军委副主席)

聂荣臻(中央军委副主席)

乌兰夫(国家副主席)[注 17]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至中共十三大前1987年1月—10月(10人)

赵紫阳(中共中央代总书记、国务院总理)

邓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李先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

陈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胡耀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彭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邓颖超(全国政协主席)

徐向前(中央军委副主席)

聂荣臻(中央军委副主席)

乌兰夫(国家副主席)

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后至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前1987年11月—1988年3月(13人)

赵紫阳(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至1987年11月)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

李先念(国家主席)

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1987年11月代理国务院总理)

陈云(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彭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邓颖超(全国政协主席)

徐向前(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聂荣臻(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乔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纪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

胡启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姚依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乌兰夫(国家副主席)[注 18]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至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前1988年4月—1989年6月(15人)

赵紫阳(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

杨尚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陈云(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万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李先念(全国政协主席)

彭真(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邓颖超(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徐向前(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聂荣臻(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注 19]

乔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纪委书记)

胡启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姚依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王震(国家副主席)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至中共十四大前1989年6月—1992年10月(16-4人)

江泽民(中共中央总书记,1989年11月兼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90年4月兼国家中央军委主席)

邓小平(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至1989年11月,国家中央军委主席至1990年4月,退休后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杨尚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至1989年11月,1989年11月兼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

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陈云(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万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李先念(全国政协主席,1992年6月逝世)

彭真(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邓颖超(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1992年7月逝世)

徐向前(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1990年9月逝世)

聂荣臻(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1992年5月逝世)

乔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纪委书记)

姚依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宋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瑞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王震(国家副主席)

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后至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前1992年10月—1993年3月(13-1人)

江泽民(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邓小平(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杨尚昆(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陈云(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万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彭真(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乔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瑞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朱镕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刘华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

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王震(国家副主席,1993年3月逝世)[注 20]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至中共十五大前1993年3月—1997年9月(11-3人)

江泽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邓小平(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1997年2月逝世)

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陈云(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1995年4月逝世)

乔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李瑞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彭真(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1997年4月逝世)

朱镕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刘华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

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荣毅仁(国家副主席)

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后至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前1997年9月—1998年3月(10人)

江泽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乔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朱镕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李瑞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刘华清(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尉健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纪委书记)

李岚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荣毅仁(国家副主席)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至中共十六大前1998年3月—2002年11月(7人)

江泽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朱镕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李瑞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1999年9月兼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99年10月兼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尉健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纪委书记)

李岚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后至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前2002年11月—2003年3月(14人)

江泽民(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

李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朱镕基(国务院总理)

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

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曾庆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黄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吴官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委书记)

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罗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委员、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至中共十七大前2003年3月—2007年10月(10-1人)

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至2004年9月,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至2005年3月,2004年9月兼中共中央军委主席,2005年3月兼国家中央军委主席)

江泽民(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至2004年9月,国家中央军委主席至2005年3月,退休后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曾庆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

黄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2007年6月逝世)

吴官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委书记)

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罗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

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后至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前2007年10月—2008年3月(11人)

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江泽民(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曾庆红(国家副主席)

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委书记)

周永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委员,2007年10月兼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至中共十八大前2008年3月—2012年11月(10人)

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江泽民(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2010年10月兼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委书记)

周永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

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后至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前2012年11月—2013年3月(12人)

胡锦涛(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委主席)

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国家副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江泽民(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注 21]

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

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

张高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至中共十九大前2013年3月—2017年10月(9-2人)

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委书记)

张高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江泽民(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至2014年9月)

胡锦涛(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至2014年9月)[注 22]

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至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前2017年10月-2018年3月(10人)

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张德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俞正声(全国政协主席)

张高丽(国务院副总理)

栗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赵乐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委书记)

韩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注 23]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至中共二十大前2018年3月—2022年10月(8人)

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栗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赵乐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委书记)

韩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王岐山(国家副主席)

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后至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前2022年10月—2023年3月(12人)

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李克强(国务院总理)

栗战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汪洋(全国政协主席)

李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赵乐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韩正(国务院副总理)

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丁薛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委书记)

王岐山(国家副主席)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2023年3月至今(8人)

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李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赵乐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丁薛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李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委书记)

韩正(国家副主席)

^ 这一时期,有时仍按党的领导职务和国家的领导职务将领导人分别排名。

^ 这一时期,领导人排名前后变化较多,正国级领导人有时也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董必武、陈云、林彪、邓小平”“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陈云、林彪、邓小平、董必武”“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宋庆龄、董必武”或“毛泽东、刘少奇、宋庆龄、董必武、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的顺序排名;有时,仍按党的领导职务和国家的领导职务将领导人分别排名。

^ 这一时期,领导人排名前后变化较多,正国级领导人有时也按“毛泽东、林彪、刘少奇、宋庆龄、董必武、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朱德、李富春、陈云”或“毛泽东、林彪、周恩来、宋庆龄、董必武、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的顺序排名。1967年后,大量领导人被打倒或停止工作,基本不再发布固定的领导人排名。

^ 这一时期,国家副主席宋庆龄、董必武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一般不按正国级领导人排名;在部分外事场合,正国级领导人按“毛泽东、林彪、宋庆龄、董必武、朱德、周恩来、陈伯达、康生”的顺序排名。

^ 1972年2月董必武任国家代主席后,其排名调整至宋庆龄之前。

^ 这一时期,正国级领导人有时也按“毛泽东、宋庆龄、董必武(1972年2月后为董必武、宋庆龄)、周恩来、康生、朱德”的顺序排名;有时,宋庆龄、董必武、朱德未按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 这一时期,正国级领导人有时也按“毛泽东、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朱德、张春桥、董必武”的顺序排名,且宋庆龄未按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 这一时期,宋庆龄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一般仍按正国级领导人排名,但部分场合除外。

^ 这一时期,领导人排名前后变化较多,1975年12月康生逝世后,正国级领导人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洪文、叶剑英、邓小平、宋庆龄、张春桥”的顺序排名,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正国级领导人按“毛泽东、朱德、王洪文、叶剑英、邓小平、张春桥、宋庆龄”的顺序排名;有时,正国级领导人按“毛泽东、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邓小平、朱德、张春桥、董必武”的顺序排名,且宋庆龄未按正国级领导人排名。1976年2月邓小平受到批判、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后,未再发布固定的领导人排名。

^ 这一时期,正国级领导人有时也按“毛泽东、华国锋、王洪文、叶剑英、朱德、张春桥”的顺序排名,且宋庆龄未按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 这一时期,宋庆龄有时未按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 这一时期,宋庆龄有时未按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 这一时期,宋庆龄有时未按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 自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闭幕后,刘伯承(至1982年9月退休)、徐向前、聂荣臻、彭真、邓颖超无论担任何种职务,均按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 这一时期,在吊唁某些逝世的领导干部的场合,退休的正国级领导人刘伯承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排在邓颖超之后、徐向前之前。

^ 这一时期,在吊唁某些逝世的领导干部的场合,退休的正国级领导人刘伯承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排在乌兰夫之后或邓颖超之后、徐向前之前。

^ 这一时期,在吊唁某些逝世的领导干部的场合,退休的正国级领导人叶剑英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至1986年10月逝世),排在陈云之后、彭真之前或邓颖超之后、徐向前之前。

^ 1987年11月赵紫阳辞去国务院总理职务、李鹏任国务院代总理前,正国级领导人按“赵紫阳、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乌兰夫、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的顺序排名。

^ 自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完成国家领导人换届后,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无论是否退休,均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直至逝世。

^ 这一时期,已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一般不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 自2013年1月起,江泽民的排名调整至张高丽之后。

^ 这一时期,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未按正国级领导人排名。自2014年9月起,江泽民、胡锦涛不再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改为与其他退休的正国级领导人一起排在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之后。

^ 这一时期,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未按正国级领导人排名;已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的王岐山暂按退休的正国级领导人排名,2018年3月担任国家副主席后重新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自1992—1993年中共十四大和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完成领导人换届以来,中共官方形成了对全体在职和离职正国级和副国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较为规律的排名顺序,并在重要场合在媒体上公布名单;2013年后,中共官方出于“改革文风”,不再公布或仅在个别场合(如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国庆、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和2022年江泽民治丧委员会名单)公布全体在职和离职领导人的大排名,但从公布的部分领导人排名名单(如每年春节前公布的全体离职领导人即“老同志”名单)来看,此前形成的排名规律基本未变。1993年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全体在职和离职党和国家领导人排名如下:

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政协一次会议后 至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前

(正国级领导同志)江泽民、邓小平(离职后仍按在职正国级领导人排名,1997年逝世)、李鹏、陈云(离职后仍按在职正国级领导人排名,1995年逝世)、乔石、李瑞环、彭真(离职后仍按在职正国级领导人排名,1997年逝世)、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荣毅仁;

(中央政治局委员)丁关根、田纪云、李岚清、李铁映、杨白冰、吴邦国、邹家华、陈希同(1995年撤职)、姜春云、钱其琛、黄菊(1994年增选)、尉健行、谢非;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温家宝、王汉斌;

(正国级老同志)杨尚昆、万里、姚依林(1994年逝世)、宋平、薄一波、宋任穷;

(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张万年(1995年增补)、迟浩田(1995年增补);

(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建新;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倪志福、陈慕华、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秦基伟(1997年逝世)、李锡铭、王丙乾、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光英、程思远、卢嘉锡、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甘苦(1993年逝世)、李沛瑶(1996年逝世)、吴阶平;

(国务委员)迟浩田、宋健、李贵鲜、陈俊生、司马义·艾买提、彭珮云、罗干;

(高检检察长)张思卿;

(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吴学谦、杨汝岱、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艾则孜、洪学智、杨静仁、周培源(1993年逝世)、邓兆祥、赵朴初、巴金、刘靖基(1997年逝世)、钱学森、钱伟长、胡绳、钱正英、苏步青、侯镜如(1994年逝世)、丁光训、董寅初、孙孚凌、安子介、霍英东、马万祺、朱光亚(1994年增选)、万国权(1994年增选)、何鲁丽(1996年增选);

和(副国级老同志)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王平、王首道(1996年逝世)、伍修权、刘澜涛、江华、李德生、杨得志(1994年逝世)、萧克、余秋里、张劲夫、张爱萍、陆定一(1996年逝世)、陈丕显(1995年逝世)、陈锡联、段君毅、耿飚、姬鹏飞、黄华、康世恩(1995年逝世)、黄火青;

(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彭冲、朱学范(1996年逝世)、周谷城(1996年逝世)、严济慈(1996年逝世)、叶飞、廖汉生、楚图南(1994年逝世);

(七届国务委员)王芳;

(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毅、谷牧、马文瑞、王恩茂、杨成武、陈再道(1993年逝世)、吕正操、汪锋;

(六、七届高法高检负责人)郑天翔、杨易辰(1997年逝世)、刘复之;

(十二届中央纪委负责人)王鹤寿;

(其他领导人)邓力群、韩光。

注:这一时期,副国级老同志排名未完全确定,前后有变化。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后 至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政协一次会议前

(正国级领导同志)江泽民、李鹏、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刘华清、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荣毅仁;

(中央政治局委员)丁关根、田纪云、李长春、李铁映、吴邦国、吴官正、迟浩田、张万年、罗干、姜春云、贾庆林、钱其琛、黄菊、温家宝、谢非;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曾庆红、吴仪;

(仍担任国家领导职务的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邹家华;

(正国级老同志)杨尚昆、万里、宋平、薄一波、宋任穷;

(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倪志福、陈慕华、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李锡铭、王丙乾、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光英、程思远、卢嘉锡、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

(国务委员)宋健、李贵鲜、陈俊生、司马义·艾买提、彭珮云;

(高法高检负责人)任建新、张思卿;

(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吴学谦、杨汝岱、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艾则孜、洪学智、杨静仁、邓兆祥、赵朴初、巴金、钱学森、钱伟长、胡绳、钱正英、苏步青、丁光训、董寅初、孙孚凌、安子介、霍英东、马万祺、朱光亚、万国权、何鲁丽;

和(副国级老同志)

(不晚于十四大或八届人大政协一次会议离职的老同志)王平(1998年逝世)、伍修权(1997年逝世)、刘澜涛(1997年逝世)、江华、李德生、萧克、余秋里、张劲夫、张爱萍、陈锡联、段君毅、耿飚、姬鹏飞、黄华、黄火青、习仲勋、彭冲、叶飞、廖汉生、王芳、方毅(1997年逝世)、谷牧、马文瑞、王恩茂、杨成武、吕正操、汪锋、郑天翔、刘复之、王鹤寿;

(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杨白冰;

(其他领导人)邓力群、张廷发、韩光。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政协一次会议后 至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前

(正国级领导同志)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

(中央政治局委员)丁关根、田纪云、李长春、李铁映、吴邦国、吴官正、迟浩田、张万年、罗干、姜春云、贾庆林、钱其琛、黄菊、温家宝、谢非(1999年逝世);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曾庆红、吴仪;

(正国级老同志)杨尚昆(1998年逝世)、万里、乔石、宋平、刘华清、荣毅仁、薄一波、宋任穷;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光英、程思远、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彭珮云、何鲁丽、周光召、成克杰(2000年罢免)、曹志、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

(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王忠禹;

(高法高检负责人)肖扬、韩杼滨;

(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杨汝岱、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赵朴初(2000年逝世)、巴金、钱伟长、卢嘉锡(2001年逝世)、任建新、宋健、李贵鲜、陈俊生(2002年逝世)、张思卿、钱正英、丁光训、孙孚凌、安子介(2000年逝世)、霍英东、马万祺、朱光亚、万国权、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毛致用、白立忱、经叔平、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王文元;

和(副国级老同志)

(不晚于十四大或八届人大政协一次会议离职的老同志)江华(1999年逝世)、李德生、萧克、余秋里(1999年逝世)、张劲夫、张爱萍、陈锡联(1999年逝世)、段君毅、耿飚(2000年逝世)、姬鹏飞(2000年逝世)、黄华、黄火青(1999年逝世)、习仲勋(2002年逝世)、彭冲、叶飞(1999年逝世)、廖汉生、王芳、谷牧、杨成武、吕正操、马文瑞、王恩茂(2001年逝世)、汪锋(1998年逝世)、郑天翔、刘复之、王鹤寿(1999年逝世);

(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杨白冰、王汉斌;

(十四届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倪志福、陈慕华、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李锡铭、王丙乾;

(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吴学谦、赛福鼎·艾则孜、洪学智、杨静仁(2001年逝世)、邓兆祥(1998年逝世)、钱学森、胡绳(2000年逝世)、苏步青、董寅初;

(其他领导人)邓力群、张廷发、韩光。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后 至 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政协一次会议前

(正国级领导同志)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李瑞环、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

(中央政治局委员)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吴仪、张立昌、张德江、陈良宇、周永康、俞正声、贺国强、郭伯雄、曹刚川、曾培炎;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刚;

(仍担任国家领导职务的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田纪云、迟浩田、张万年、姜春云、钱其琛;

(正国级老同志)万里、乔石、宋平、刘华清、尉健行、荣毅仁、薄一波、宋任穷;

(中央书记处书记)徐才厚、何勇;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光英、程思远、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彭珮云、周光召、曹志;

(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王忠禹;

(高法高检负责人)肖扬、韩杼滨;

(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杨汝岱、阿沛·阿旺晋美、巴金、钱伟长、任建新、宋健、李贵鲜、张思卿、钱正英、丁光训、孙孚凌、霍英东、马万祺、朱光亚、万国权、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毛致用、白立忱、经叔平、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王文元;

和(副国级老同志)

(不晚于十四大或八届人大政协一次会议离职的老同志)李德生、萧克、张劲夫、张爱萍、段君毅、黄华、彭冲、廖汉生、王芳、谷牧、杨成武、吕正操、马文瑞、郑天翔、刘复之;

(十四、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杨白冰、丁关根、李铁映(离职后暂按老同志排名,2003年再度担任副国级领导职务);

(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汉斌;

(十四届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倪志福、陈慕华、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李锡铭、王丙乾;

(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吴学谦、赛福鼎·艾则孜、洪学智、钱学森、苏步青(2003年逝世)、董寅初;

(其他领导人)邓力群、张廷发、韩光。

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政协一次会议后 至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前

(正国级领导同志)胡锦涛、江泽民(2005年离职,仍按在职正国级领导人排名)、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2007年逝世)、吴官正、李长春、罗干;

(中央政治局委员)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吴仪、张立昌、张德江、陈良宇(2006年停职)、周永康、俞正声、贺国强、郭伯雄、曹刚川、曾培炎;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刚;

(正国级老同志)李鹏、万里、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宋平、刘华清、尉健行、李岚清、荣毅仁(2005年逝世)、薄一波(2007年逝世)、宋任穷(2005年逝世);

(中央书记处书记)徐才厚、何勇;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傅铁山(2007年逝世);

(国务委员)唐家璇、华建敏、陈至立;

(高法高检负责人)肖扬、贾春旺;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廖晖、刘延东、阿沛·阿旺晋美、巴金(2005年逝世)、帕巴拉·格列朗杰、李贵鲜、张思卿、丁光训、霍英东(2006年逝世)、马万祺、白立忱、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郝建秀、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徐匡迪、李兆焯、黄孟复、王选(2006年逝世)、张怀西、李蒙、董建华(2005年增选)、张梅颖(2005年增选)、张榕明(2005年增选);

和(副国级老同志)

(不晚于十四大或八届人大政协一次会议离职的老同志)李德生、萧克、张劲夫、张爱萍(2003年逝世)、段君毅(2004年逝世)、黄华、彭冲、廖汉生(2006年逝世)、王芳、谷牧、杨成武(2004年逝世)、吕正操、马文瑞(2004年逝世)、郑天翔、刘复之;

(十四、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杨白冰、丁关根、田纪云、迟浩田、张万年、姜春云、钱其琛;

(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汉斌;

(十四届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

(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倪志福、陈慕华、费孝通(2005年逝世)、孙起孟、雷洁琼、李锡铭、王丙乾、邹家华、王光英、程思远(2005年逝世)、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彭珮云、周光召、曹志;

(九届高检检察长)韩杼滨;

(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吴学谦、赛福鼎·艾则孜(2003年逝世)、洪学智(2006年逝世)、钱学森、董寅初、叶选平、杨汝岱、钱伟长、任建新、宋健、钱正英、孙孚凌、朱光亚、万国权、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毛致用、经叔平、王文元;

(其他领导人)邓力群、张廷发、韩光。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后 至 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政协一次会议前

(正国级领导同志)胡锦涛、江泽民(离职后仍按在职正国级领导人排名)、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

(中央政治局委员、仍担任国家领导职务的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刚、王乐泉、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吴仪、汪洋、张高丽、张德江、俞正声、徐才厚、郭伯雄、曹刚川、曾培炎、薄熙来;

(正国级老同志)李鹏、万里、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宋平、刘华清、尉健行、李岚清、吴官正、罗干;

(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勇、令计划、王沪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

(国务委员)唐家璇、华建敏、陈至立;

(高法高检负责人)肖扬、贾春旺;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廖晖、阿沛·阿旺晋美、帕巴拉·格列朗杰、李贵鲜、张思卿、丁光训、马万祺、白立忱、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郝建秀、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徐匡迪、李兆焯、黄孟复、张怀西、李蒙、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

和(副国级老同志)

(不晚于十四大或八届人大政协一次会议离职的老同志)李德生、萧克、张劲夫、黄华、彭冲、王芳、谷牧、吕正操、郑天翔、刘复之;

(十四、十五、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杨白冰、丁关根、田纪云、迟浩田、张万年、姜春云、钱其琛、张立昌(2008年逝世);

(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汉斌;

(十四届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

(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倪志福、陈慕华、孙起孟、雷洁琼、李锡铭、王丙乾、邹家华、王光英、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彭珮云、周光召、曹志;

(九届高检检察长)韩杼滨;

(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吴学谦、钱学森、董寅初、叶选平、杨汝岱、钱伟长、任建新、宋健、钱正英、孙孚凌、朱光亚、万国权、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毛致用、经叔平、王文元;

(其他领导人)邓力群、张廷发、韩光。

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政协一次会议后 至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前

(正国级领导同志)胡锦涛、江泽民(离职后仍按在职正国级领导人排名)、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

(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刚、王乐泉、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汪洋、张高丽、张德江、俞正声、徐才厚、郭伯雄、薄熙来(2012年停职);

(正国级老同志)李鹏、万里、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宋平、刘华清(2011年逝世)、尉健行、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罗干;

(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2012年增补)、许其亮(2012年增补);

(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勇、令计划、王沪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李建国、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陈昌智、严隽琪、桑国卫;

(国务委员)梁光烈、马凯、孟建柱、戴秉国;

(高法高检负责人)王胜俊、曹建明;

(全国政协副主席)廖晖、杜青林、阿沛·阿旺晋美(2009年逝世)、帕巴拉·格列朗杰、马万祺、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万钢、林文漪、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王志珍、何厚铧;

和(副国级老同志)

(不晚于十四大或八届人大政协一次会议离职的老同志)李德生(2011年逝世)、萧克(2008年逝世)、张劲夫、黄华(2010年逝世)、彭冲(2010年逝世)、王芳(2009年逝世)、谷牧(2009年逝世)、吕正操(2009年逝世)、郑天翔、刘复之;

(十四、十五、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杨白冰、丁关根(2012年逝世)、田纪云、迟浩田、张万年、姜春云、钱其琛、吴仪、曹刚川、曾培炎;

(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汉斌;

(十四届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

(八、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倪志福、陈慕华(2011年逝世)、孙起孟(2010年逝世)、雷洁琼(2011年逝世)、李锡铭(2008年逝世)、王丙乾、邹家华、王光英、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2011年逝世)、彭珮云、周光召、曹志、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

(十届国务委员)唐家璇;

(九、十届高法高检负责人)肖扬、韩杼滨、贾春旺;

(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吴学谦(2008年逝世)、钱学森(2009年逝世)、董寅初(2009年逝世)、叶选平、杨汝岱、钱伟长(2010年逝世)、任建新、宋健、钱正英、孙孚凌、朱光亚(2011年逝世)、万国权、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毛致用、经叔平(2009年逝世)、王文元、王忠禹、李贵鲜、张思卿、丁光训、罗豪才、张克辉、郝建秀、徐匡迪、张怀西、李蒙;

(其他领导人)邓力群、张廷发(2010年逝世)、韩光(2008年逝世)。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后 至 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政协一次会议前

(正国级领导同志)胡锦涛、习近平、江泽民(离职后仍按在职正国级领导人排名,2013年起排在在职正国级领导人之后)、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

(中央政治局委员、仍担任国家领导职务的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马凯、王刚、王兆国、王沪宁、回良玉、刘延东、刘奇葆、许其亮、孙春兰、孙政才、李建国、李源潮、汪洋、张春贤、范长龙、孟建柱、赵乐际、胡春华、栗战书、徐才厚、郭伯雄、郭金龙、韩正;

(正国级老同志)李鹏、万里、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宋平、尉健行、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贺国强、周永康;

(中央书记处书记)杜青林、赵洪祝、杨晶;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陈昌智、严隽琪、桑国卫;

(国务委员)梁光烈、戴秉国;

(高法高检负责人)王胜俊、曹建明;

(全国政协副主席)廖晖、帕巴拉·格列朗杰、马万祺、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万钢、林文漪、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王志珍、何厚铧;

和(副国级老同志)

(不晚于十四大或八届人大政协一次会议离职的领导人)张劲夫、郑天翔、刘复之;

(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杨白冰(2013年逝世)、田纪云、迟浩田、张万年、姜春云、钱其琛、王乐泉、刘淇、吴仪、曹刚川、曾培炎;

(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汉斌;

(十四届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

(十六、十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勇、令计划(不再担任副国级领导职务后仍任实职,按老同志排名);

(八、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倪志福、王丙乾、邹家华、王光英、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彭珮云、周光召、曹志、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

(十届国务委员)唐家璇;

(九、十届高法高检负责人)肖扬、韩杼滨、贾春旺;

(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杨汝岱、任建新、宋健、钱正英、孙孚凌、万国权、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毛致用、王文元、王忠禹、李贵鲜、张思卿、丁光训(2012年逝世)、罗豪才、张克辉、郝建秀、徐匡迪、张怀西、李蒙;

(其他老同志)邓力群。

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政协一次会议后 至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前

(正国级领导同志)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江泽民(离职后仍按在职正国级领导人排名;2014年起排在在职中央政治局委员之后,不再按在职正国级领导人排名)、胡锦涛(离职后仍按在职正国级领导人排名;2014年起排在在职中央政治局委员之后,不再按在职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中央政治局委员)马凯、王沪宁、刘延东、刘奇葆、许其亮、孙春兰、孙政才(2017年被调查)、李建国、李源潮、汪洋、张春贤、范长龙、孟建柱、赵乐际、胡春华、栗战书、郭金龙、韩正;

(正国级老同志)李鹏、万里(2015年逝世)、乔石(2015年逝世)、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宋平、尉健行(2015年逝世)、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贺国强、周永康(2014年被调查);

(中央书记处书记)杜青林、赵洪祝、杨晶;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胜俊、陈昌智、严隽琪、王晨、沈跃跃、吉炳轩、张平、向巴平措、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张宝文、陈竺;

(国务委员)常万全、杨洁篪、郭声琨、王勇;

(高法高检负责人)周强、曹建明;

(全国政协副主席)令计划(2014年被调查)、韩启德、帕巴拉·格列朗杰、董建华、万钢、林文漪、罗富和、何厚铧、张庆黎、李海峰、苏荣(2014年被调查)、陈元、卢展工、周小川、王家瑞、王正伟、马飚、齐续春、陈晓光、马培华、刘晓峰、王钦敏、梁振英(2017年增选);

和(副国级老同志)

(不晚于十四大或八届人大政协一次会议离职的领导人)张劲夫(2015年逝世)、郑天翔(2013年逝世)、刘复之(2013年逝世);

(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田纪云、迟浩田、张万年(2015年逝世)、姜春云、钱其琛(2017年逝世)、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吴仪、郭伯雄(2015年被开除党籍)、曹刚川、曾培炎、王刚、徐才厚(2014年被调查);

(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汉斌;

(十四届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2015年逝世);

(十六、十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勇;

(八、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倪志福(2013年逝世)、王丙乾、邹家华、王光英、布赫(2017年逝世)、铁木尔·达瓦买提、彭珮云、周光召、曹志、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2015年逝世)、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桑国卫;

(十、十一届国务委员)唐家璇、梁光烈、戴秉国;

(九、十届高法高检负责人)肖扬、韩杼滨、贾春旺;

(八、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杨汝岱、任建新、宋健、钱正英、孙孚凌、万国权(2017年逝世)、胡启立、陈锦华(2016年逝世)、赵南起、毛致用、王文元(2014年逝世)、王忠禹、李贵鲜、张思卿、罗豪才、张克辉、郝建秀、徐匡迪、张怀西、李蒙、廖晖、马万祺(2014年逝世)、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厉无畏、陈宗兴、王志珍;

(其他老同志)邓力群(2015年逝世)。

注:这一时期,中国官方媒体并未发布全体在职和离职党和国家领导人排名名单,此处排名是根据公开的部分领导人排名和以往排名规律推测得出。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后 至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政协一次会议前

(正国级领导同志)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张高丽、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

(中央政治局委员、仍担任国家领导职务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丁薛祥、马凯、王晨、刘鹤、刘延东、许其亮、孙春兰、李希、李强、李建国、李鸿忠、李源潮、杨洁篪、杨晓渡、张又侠、陈希、陈全国、陈敏尔、范长龙、胡春华、郭声琨、黄坤明、蔡奇;

(正国级老同志)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宋平、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贺国强、刘云山、王岐山(离职后暂按老同志排名,2018年再度担任正国级领导职务);

(中央书记处书记、仍担任国家领导职务的十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尤权、杨晶(2018年撤职)、杜青林;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胜俊、陈昌智、严隽琪、沈跃跃、吉炳轩、张平、向巴平措、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张宝文、陈竺;

(国务委员)常万全、王勇;

(高法高检负责人)周强、曹建明;

(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帕巴拉·格列朗杰、董建华、万钢、林文漪、罗富和、何厚铧、张庆黎、李海峰、陈元、卢展工、周小川、王家瑞、王正伟、马飚、齐续春、陈晓光、马培华、刘晓峰、王钦敏、梁振英;

和(副国级老同志)

(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田纪云、迟浩田、姜春云、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吴仪、曹刚川、曾培炎、王刚、刘奇葆(离职后暂按老同志排名,2018年再度担任副国级领导职务)、张春贤(离职后暂按老同志排名,2018年再度担任副国级领导职务)、孟建柱、郭金龙;

(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汉斌;

(十六、十七、十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勇、赵洪祝;

(八、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丙乾、邹家华、王光英、铁木尔·达瓦买提、彭珮云、周光召、曹志、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桑国卫;

(十、十一届国务委员)唐家璇、梁光烈、戴秉国;

(九、十届高法高检负责人)肖扬、韩杼滨、贾春旺;

(八、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杨汝岱(2018年逝世)、任建新、宋健、钱正英、孙孚凌、胡启立、赵南起、毛致用、王忠禹、李贵鲜、张思卿、罗豪才(2018年逝世)、张克辉、郝建秀、徐匡迪、张怀西、李蒙、廖晖、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厉无畏、陈宗兴、王志珍。

注:这一时期,中国官方媒体并未发布全体在职和离职党和国家领导人排名名单,此处排名是根据公开的部分领导人排名和以往排名规律推测得出。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政协一次会议后 至 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前

(正国级领导同志)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

(中央政治局委员)丁薛祥、王晨、刘鹤、许其亮、孙春兰、李希、李强、李鸿忠、杨洁篪、杨晓渡、张又侠、陈希、陈全国、陈敏尔、胡春华、郭声琨、黄坤明、蔡奇;

(正国级老同志)江泽民、胡锦涛、李鹏(2019年逝世)、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张德江、俞正声、宋平、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贺国强、刘云山、张高丽;

(中央书记处书记)尤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张春贤、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

(国务委员)魏凤和、王勇、王毅、肖捷、赵克志;

(高法高检负责人)周强、张军;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刘奇葆、帕巴拉·格列朗杰、董建华、万钢、何厚铧、卢展工、王正伟、马飚、陈晓光、梁振英、夏宝龙、杨传堂、李斌、巴特尔、汪永清、何立峰、苏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何维、邵鸿、高云龙;

和(副国级老同志)

(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田纪云、迟浩田、姜春云(2021年逝世)、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吴仪、曹刚川、曾培炎、王刚、刘延东、李源潮、马凯、李建国、范长龙、孟建柱、郭金龙;

(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汉斌;

(十六、十七、十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勇、杜青林、赵洪祝;

(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丙乾、邹家华、王光英(2018年逝世)、铁木尔·达瓦买提(2018年逝世)、彭珮云、周光召、曹志(2020年逝世)、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2018年逝世)、何鲁丽(2022年逝世)、丁石孙(2019年逝世)、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桑国卫、王胜俊、陈昌智、严隽琪、张平、向巴平措、张宝文;

(十、十一、十二届国务委员)唐家璇、梁光烈、戴秉国、常万全;

(九、十届高法高检负责人)肖扬(2019年逝世)、韩杼滨、贾春旺;

(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2019年逝世)、任建新、宋健、钱正英(2022年逝世)、孙孚凌(2018年逝世)、胡启立、赵南起(2018年逝世)、毛致用(2019年逝世)、王忠禹、李贵鲜、张思卿(2022年逝世)、张克辉、郝建秀、徐匡迪、张怀西、李蒙、廖晖、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厉无畏、陈宗兴、王志珍、韩启德、林文漪、罗富和、李海峰、陈元、周小川、王家瑞、齐续春、马培华、刘晓峰、王钦敏。

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后 至 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政协一次会议前

(正国级领导同志)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李强、赵乐际、王沪宁、韩正、蔡奇、丁薛祥、李希、王岐山;

(中央政治局委员、仍担任国家领导职务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马兴瑞、王晨、王毅、尹力、石泰峰、刘鹤、刘国中、许其亮、孙春兰、李干杰、李书磊、李鸿忠、杨晓渡、何卫东、何立峰、张又侠、张国清、陈文清、陈吉宁、陈敏尔、胡春华、袁家军、黄坤明;

(正国级老同志)江泽民(2022年逝世)、胡锦涛、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张德江、俞正声、宋平、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贺国强、刘云山、张高丽;

(中央书记处书记)刘金国、王小洪;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张春贤、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

(国务委员)魏凤和、王勇、肖捷、赵克志;

(高法高检负责人)周强、张军;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刘奇葆、帕巴拉·格列朗杰、董建华、万钢、何厚铧、卢展工、王正伟、马飚、陈晓光、梁振英、夏宝龙、杨传堂、李斌、巴特尔、汪永清、苏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何维、邵鸿、高云龙;

和(副国级老同志)

(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田纪云、迟浩田、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吴仪、曹刚川、曾培炎、王刚、刘延东、李源潮、马凯、李建国、范长龙、孟建柱、郭金龙、杨洁篪、陈希(不再担任副国级领导职务后仍任实职,按老同志排名)、陈全国、郭声琨;

(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汉斌;

(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勇、杜青林、赵洪祝、尤权;

(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丙乾、邹家华、彭珮云、周光召、李铁映、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桑国卫、王胜俊、陈昌智、严隽琪、张平、向巴平措、张宝文;

(十、十一、十二届国务委员)唐家璇、梁光烈、戴秉国、常万全;

(九、十届高检检察长)韩杼滨、贾春旺;

(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任建新、宋健、胡启立、王忠禹、李贵鲜、张克辉、郝建秀、徐匡迪、张怀西、李蒙、廖晖、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厉无畏、陈宗兴、王志珍、韩启德、林文漪、罗富和、李海峰、陈元、周小川、王家瑞、齐续春、马培华、刘晓峰、王钦敏。

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政协一次会议后 至 现在

(正国级领导同志)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

(中央政治局委员)马兴瑞、王毅、尹力、石泰峰、刘国中、李干杰、李书磊、李鸿忠、何卫东、何立峰、张又侠、张国清、陈文清、陈吉宁、陈敏尔、袁家军、黄坤明;

(正国级老同志)胡锦涛、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2024年逝世)、温家宝、贾庆林、李克强(2023年逝世)、张德江、俞正声、栗战书、汪洋、宋平、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贺国强、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

(中央书记处书记)刘金国、王小洪;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东明、肖捷、郑建邦、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雪克来提·扎克尔;

(国务委员)李尚福(2023年免职)、吴政隆、谌贻琴、秦刚(2023年免职);

(高法高检负责人)张军、应勇;

(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沈跃跃、王勇、周强、帕巴拉·格列朗杰、何厚铧、梁振英、巴特尔、苏辉、邵鸿、高云龙、陈武、穆虹、咸辉、王东峰、姜信治、蒋作君、何报翔、王光谦、秦博勇、朱永新、杨震;

和(副国级老同志)

(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田纪云、迟浩田、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吴仪、曹刚川、曾培炎、王刚、刘延东、李源潮、马凯、许其亮、孙春兰、李建国、范长龙、孟建柱、郭金龙、王晨、刘鹤、杨洁篪、杨晓渡、陈希(不再担任副国级领导职务后仍任实职,按老同志排名)、陈全国、郭声琨;

(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汉斌;

(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勇、杜青林、赵洪祝、尤权;

(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丙乾、邹家华(2025年逝世)、彭珮云、周光召(2024年逝世)、李铁映、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2024年逝世)、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2023年逝世)、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桑国卫(2023年逝世)、王胜俊、陈昌智、严隽琪、张平、向巴平措、张宝文、曹建明、张春贤、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白玛赤林;

(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国务委员)唐家璇、梁光烈(2024年逝世)、戴秉国、常万全、魏凤和(2023年被审查)、赵克志;

(九、十届高检检察长)韩杼滨、贾春旺;

(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任建新(2024年逝世)、宋健、胡启立、王忠禹、李贵鲜、张克辉(2024年逝世)、郝建秀、徐匡迪、张怀西、李蒙、廖晖、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厉无畏、陈宗兴、王志珍、韩启德、林文漪、罗富和、李海峰、陈元、周小川、王家瑞、齐续春、马培华、刘晓峰、王钦敏、张庆黎、刘奇葆、董建华、万钢、卢展工、王正伟、马飚、陈晓光、夏宝龙(不再担任副国级领导职务后仍任实职,按老同志排名)、杨传堂、李斌、汪永清、辜胜阻、刘新成。

注:截至目前,中国官方媒体尚未发布全体在职和离职党和国家领导人排名名单,此处排名是根据公开的部分领导人排名和以往排名规律推测得出。

历年简表[编辑]

历年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簡表(依年份排列)

最高领导人

中共中央主席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

总理

全国政协主席

1949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周恩来

毛泽东

1950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周恩来

毛泽东

1951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周恩来

毛泽东

1952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周恩来

毛泽东

1953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周恩来

毛泽东

最高领导人

中共中央主席

国家主席

国家副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

总理

全国人大委员长

全国政协主席

1954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朱德

毛泽东

周恩来

刘少奇

周恩来

1955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朱德

毛泽东

周恩来

刘少奇

周恩来

1956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朱德

毛泽东

周恩来

刘少奇

周恩来

1957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朱德

毛泽东

周恩来

刘少奇

周恩来

1958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朱德

毛泽东

周恩来

刘少奇

周恩来

1959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刘少奇

朱德→宋庆龄、董必武

毛泽东

周恩来

刘少奇→朱德

周恩来

1960年代

1960

毛泽东

毛泽东

刘少奇

宋庆龄、董必武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周恩来

1961

毛泽东

毛泽东

刘少奇

宋庆龄、董必武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周恩来

1962

毛泽东

毛泽东

刘少奇

宋庆龄、董必武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周恩来

1963

毛泽东

毛泽东

刘少奇

宋庆龄、董必武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周恩来

1964

毛泽东

毛泽东

刘少奇

宋庆龄、董必武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周恩来

1965

毛泽东

毛泽东

刘少奇

宋庆龄、董必武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周恩来

1966

毛泽东

毛泽东

刘少奇

宋庆龄、董必武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周恩来

1967

毛泽东

毛泽东

刘少奇

宋庆龄、董必武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周恩来

1968

毛泽东

毛泽东

刘少奇

宋庆龄、董必武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周恩来

1969

毛泽东

毛泽东

国家主席空缺期

宋庆龄、董必武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周恩来

1970年代

1970

毛泽东

毛泽东国家主席空缺期

宋庆龄、董必武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周恩来

1971

毛泽东

毛泽东

宋庆龄、董必武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周恩来

1972

毛泽东

毛泽东

宋庆龄、董必武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周恩来

1973

毛泽东

毛泽东

宋庆龄、董必武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周恩来

1974

毛泽东

毛泽东

宋庆龄、董必武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周恩来

1975

毛泽东

毛泽东 国家主席废除期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周恩来

1976

毛泽东→华国锋

毛泽东→华国锋

毛泽东→华国锋

周恩来→华国锋

朱德→空缺

周恩来→空缺

1977

华国锋

华国锋

华国锋

华国锋

空缺

空缺

1978

华国锋→邓小平

华国锋

华国锋

华国锋

叶剑英

邓小平

1979

邓小平#

华国锋

华国锋

华国锋

叶剑英

邓小平

1980年代

1980

邓小平#

华国锋 国家主席废除期

华国锋

华国锋→赵紫阳

叶剑英

邓小平

1981

邓小平#

华国锋→胡耀邦

华国锋→邓小平

赵紫阳

叶剑英

邓小平

1982

邓小平

胡耀邦

邓小平

赵紫阳

叶剑英

邓小平

華國鋒在1976-81年擔任中共中央主席兼中央軍委主席, 但1978年開始鄧小平掌握實權,當時擔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

最高领导人

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

国家副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

总理

全国人大委员长

全国政协主席

1983

邓小平

胡耀邦

李先念

乌兰夫

邓小平

赵紫阳

叶剑英→彭真

邓小平→邓颖超

1984

邓小平

胡耀邦

李先念

乌兰夫

邓小平

赵紫阳

彭真

邓颖超

1985

邓小平

胡耀邦

李先念

乌兰夫

邓小平

赵紫阳

彭真

邓颖超

1986

邓小平

胡耀邦

李先念

乌兰夫

邓小平

赵紫阳

彭真

邓颖超

1987

邓小平

胡耀邦→赵紫阳

李先念

乌兰夫

邓小平

赵紫阳→李鹏

彭真

邓颖超

1988

邓小平

赵紫阳

李先念→杨尚昆

乌兰夫→王震

邓小平

李鹏

彭真→万里

邓颖超→李先念

1989

邓小平

赵紫阳→江泽民

杨尚昆

王震

邓小平→江泽民

李鹏

万里

李先念

1990年代

1990

邓小平

江泽民

杨尚昆

王震

江泽民

李鹏

万里

李先念

1991

邓小平

江泽民

杨尚昆

王震

江泽民

李鹏

万里

李先念

1992

邓小平→江泽民

江泽民

杨尚昆

王震

江泽民

李鹏

万里

李先念→空缺

1993

江泽民

江泽民

杨尚昆→江泽民

王震→荣毅仁

江泽民

李鹏

万里→乔石

李瑞环

1994

江泽民

江泽民

江泽民

荣毅仁

江泽民

李鹏

乔石

李瑞环

1995

江泽民

江泽民

江泽民

荣毅仁

江泽民

李鹏

乔石

李瑞环

1996

江泽民

江泽民

江泽民

荣毅仁

江泽民

李鹏

乔石

李瑞环

1997

江泽民

江泽民

江泽民

荣毅仁

江泽民

李鹏

乔石

李瑞环

1998

江泽民

江泽民

江泽民

荣毅仁→胡锦涛

江泽民

李鹏→朱镕基

乔石→李鹏

李瑞环

1999

江泽民

江泽民

江泽民

胡锦涛

江泽民

朱镕基

李鹏

李瑞环

2000年代

2000

江泽民

江泽民

江泽民

胡锦涛

江泽民

朱镕基

李鹏

李瑞环

2001

江泽民

江泽民

江泽民

胡锦涛

江泽民

朱镕基

李鹏

李瑞环

2002

江泽民→胡锦涛

江泽民→胡锦涛

江泽民

胡锦涛

江泽民

朱镕基

李鹏

李瑞环

2003

胡锦涛

胡锦涛

江泽民→胡锦涛

胡锦涛→曾庆红

江泽民

朱镕基→温家宝

李鹏→吴邦国

李瑞环→贾庆林

2004

胡锦涛

胡锦涛

胡锦涛

曾庆红

江泽民→胡锦涛

温家宝

吴邦国

贾庆林

2005

胡锦涛

胡锦涛

胡锦涛

曾庆红

胡锦涛

温家宝

吴邦国

贾庆林

2006

胡锦涛

胡锦涛

胡锦涛

曾庆红

胡锦涛

温家宝

吴邦国

贾庆林

2007

胡锦涛

胡锦涛

胡锦涛

曾庆红

胡锦涛

温家宝

吴邦国

贾庆林

2008

胡锦涛

胡锦涛

胡锦涛

曾庆红→习近平

胡锦涛

温家宝

吴邦国

贾庆林

2009

胡锦涛

胡锦涛

胡锦涛

习近平

胡锦涛

温家宝

吴邦国

贾庆林

2010年代

2010

胡锦涛

胡锦涛

胡锦涛

习近平

胡锦涛

温家宝

吴邦国

贾庆林

2011

胡锦涛

胡锦涛

胡锦涛

习近平

胡锦涛

温家宝

吴邦国

贾庆林

2012

胡锦涛→习近平

胡锦涛→习近平

胡锦涛

习近平

胡锦涛→习近平

温家宝

吴邦国

贾庆林

2013

习近平

习近平

胡锦涛→习近平

习近平→李源潮

习近平

温家宝→李克强

吴邦国→张德江

贾庆林→俞正声

2014

习近平

习近平

习近平

李源潮

习近平

李克强

张德江

俞正声

2015

习近平

习近平

习近平

李源潮

习近平

李克强

张德江

俞正声

2016

习近平

习近平

习近平

李源潮

习近平

李克强

张德江

俞正声

2017

习近平

习近平

习近平

李源潮

习近平

李克强

张德江

俞正声

2018

习近平

习近平

习近平

李源潮→王岐山

习近平

李克强

张德江→栗战书

俞正声→汪洋

2019

习近平

习近平

习近平

王岐山

习近平

李克强

栗战书

汪洋

2020年代

2020

习近平

习近平

习近平

王岐山

习近平

李克强

栗战书

汪洋

2021

习近平

习近平

习近平

王岐山

习近平

李克强

栗战书

汪洋

2022

习近平

习近平

习近平

王岐山

习近平

李克强

栗战书

汪洋

2023

习近平

习近平

习近平

王岐山→韩正

习近平

李克强→李强

栗战书→赵乐际

汪洋→王沪宁

2024

习近平

习近平

习近平

韩正

习近平

李强

赵乐际

王沪宁

2025

习近平

习近平

习近平

韩正

习近平

李强

赵乐际

王沪宁

江澤民在2002年、2003年先後卸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國家主席, 但直到2004年才卸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由胡錦濤接任。

本表是動態列表,或許永遠不會完結。歡迎您參考可靠來源來查漏補缺。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外用法[编辑]

参见:最高領導人 § 一党制国家最高领袖

习惯上,一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属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国体制国家(如朝鲜、古巴、越南、老挝等),在与中方的正式交流中有时会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67]。同时一些中文新闻或报道在涉及这些国家时也会使用这一专有名词,但并无精确的人员范围[68]。

参见[编辑]

主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和国家领导人

中国古代职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

中国共产党集体领导制度及分类

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列表及分类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列表

国务院常务会议

注释[编辑]

^ 1987年李鹏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万里只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鹏排名在万里之前。1988年李鹏出任国务院总理,万里出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排名在万里之前。

^ 1987年李鹏、乔石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鹏排名在乔石之前。1988年李鹏出任国务院总理,乔石未出任正国级机构负责人,只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在李鹏之后。1993年李鹏连任国务院总理,乔石出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排名在乔石之前。

^ 1987年李鹏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88年出任国务院总理。1992年朱镕基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在李鹏之后。1993年李鹏连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任国务院副总理,排名在李鹏之后。

^ 1992年吴邦国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温家宝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吴邦国排名在温家宝之前。1995年吴邦国出任国务院副总理,1998年温家宝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排名在温家宝之前。

^ 2007年李克强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成为常委,时张德江只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排名在李克强之后。2008年李克强出任国务院副总理(排名第一),张德江也是国务院副总理(排名第三),李克强排名在张德江之前。

^ 2007年李克强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成为常委,时栗战书只是中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排名在李克强之后。

^ 2017年赵乐际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李强只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赵乐际排名在李强之前。

^ 毛泽东的国家元首任期包括在1949年至1954年间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及1954年至1959年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两个任期合共十年。

^ 李先念曾于1977年至1987年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但逝世前已卸任,仅担任全国政协主席一职。

参考资料[编辑]

^ 党和国家领导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配照片名单版)、党和国家领导人(结构图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网资料频道,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 Roderick MacFarquhar (马若德) and Michael Schoenhals (沈迈克). Mao's New Successor. Mao's Last Revoluti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94. ISBN 978-0-674-02748-0. Yet the results of the voting for the PSC were not to Mao's liking, for they did not tally with the rank order he had already decided upon in consultation with Lin Biao, Zhou Enlai and Jiang Qing. In the even, Mao's preferred order trumped that voted by the CC: Mao, Lin Biao, Zhou Enlai, Tao Zhu, Chen Boda, Deng Xiaoping, Kang Sheng, Liu Shaoqi, Zhu De, Li Fuchun, Chen Yun. Mao chose to disregard the fact that Deng had received a unanimous vote - Jiang Qing criticized Tao Zhu, Chen Boda, and Kang Sheng for having voted for Deng - and personally promoted Tao to fourth place, allegedly to balance Deng's power.

^ 黄峥. 年表. 《王光美访谈录》.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年. ISBN 9787507320244.

^ 彭厚文. 《论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2月, 第1卷 (第1期). ISSN 1671-6973. CNKI WXQS200201009. NCPSSD 6452893.

^ 1980年05月17日 华国锋参加并主持刘少奇追悼会 - 华国锋时政活动年谱(1980年). 华国锋纪念网. 1980-05-18 [1980-05-18]. 参加追悼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华国锋、邓小平、陈云、宋庆龄、徐向前、聂荣臻、彭真、邓颖超、胡耀邦、赵紫阳、王震、韦国清、乌兰夫…… 请检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国庆35周年阅兵. 中国军网. 2015-08-19 [2015-08-19]. 9时40分,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乌兰夫等,偕同全国各界人民代表和各国来宾,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登上天安门城楼。

^ 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 1989-11-09 [2016-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成为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 1989年9月29日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 人民网. [202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30).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 新华社. 2022-10-23 [2022-10-23].

^ 新华社快讯: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雪克来提·扎克尔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刘奇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新华网. [2023-03-25].

^ 李强向新聘任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颁发聘书并强调 更好发挥参事和馆员的独特作用 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多作贡献. 新华每日电讯. 2024-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3).

^ 谌贻琴在陕西调研时强调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4-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4).

^ [视频]中央领导同志看望老同志. [2025-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22).

^ [视频]中央领导同志看望老同志. [2025-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22).

^ 60周年国庆红旗阅兵车大揭秘. 新华网. 2009-10-15 [2019-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8).

^ 荣耀时刻:李克强总理乘坐中国自主品牌公商务接待用车宇通T7. 中国质量网. 2015-10-23 [202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0).

^ 「八項規定」細則曝光 限總書記總理坐專機. 香港明報. 2017-11-25 [2017-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 江泽民同志遗体由专机敬移北京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到机场迎灵. 新华网. [202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2).

^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抵達新加坡樟宜機場. 聯合新聞網. [2019-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 李克強專機借金飛星洲 朝鮮老大哥盼增半島影響力. 蘋果日報 (香港). 2018-06-11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3).

^ 袁茵. 陸借「李克強專機」給金正恩 派戰鬥機護衛!. ETtoday. 2018-06-12 [2018-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3).

^ 刘畅、黄燕. 李强抵达柏林举行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并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 人民日报. 2023-06-22 [2023-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7) (中文(中国大陆)). 新华社柏林6月18日电:6月18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乘包机离开北京……

^ 郑明达、严明. 李强抵达巴黎对法国进行正式访. 新华社. 2023-06-22 [2023-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2) (中文(中国大陆)). 新华社巴黎6月21日电:当地时间6月21日下午,应法国政府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强乘包机抵达巴黎奥利机场……

^ 港媒:李強出訪降級搭包機 凸顯習近平一尊地位. 中央社. 2023-06-20 [202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4) (中文(繁體)).

^ 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将不举行送迎仪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3-05-23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全文. 2017-12-20 [2022-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3).

^ 27.0 27.1 领导人警卫.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2018-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7).

^ 吴仪:明年退休希望完全忘记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7年12月25日《南方都市报》

^ 中央首长食品特供制是怎样建立的. 半岛网-城市信报——据《新晚报》. 半岛网报纸数字网. 2011-09-19 [2015-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5) (中文(简体)).

^ 張東. 中國的「特供」制度批判(之三). 《中國人權雙週刊》. No. 第52期. 2011年5月19日 [2018年5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9月16日).

^ 文摘:毛主席用過的瓷器,講究. 《法制博覽》. No. 第11期. 2011年 [2018-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7).

^ 关于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通知. 中国政府网. 2013-03-29 [2023-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7).

^ 人民日报:特供制度已废黜多年 特供现象不易禁绝. 2013-07-12 [2018-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0).

^ 郭省娟. 毛泽东身边的“五大秘书”. 人民网. [2018-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 由喜贵卸任 曹清任中央警卫局局长. 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2011-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 36.0 36.1 解密:邓小平怎样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4).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2010-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3).

^ 37.0 37.1 邓小平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一退到底 不担任任何职务. 改革大数据服务平台.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1-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8).

^ 方冰. 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的来龙去脉. 美国之音. 2018-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9) (中文).

^ 领导干部退休制度建立始末:邓小平陈云力挺. 新浪. 海外网. 2015-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4).

^ 今日中国何以能接受终身制?.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8-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中文).

^ 戊戌年间谋变法 习近平终身制“靴子落地”. 英国广播公司(BBC). 2018-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7) (中文).

^ 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公报. 新华社. 2022-10-23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3).

^ 新华社快讯:习近平在国家主席选举中获得全票. 新华社. 2023-03-10 [2023-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1).

^ 林楓. 習近平長期執政下 中共是否會重蹈接班人危機?. 美國之音. 2021年4月28日 [2021年4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5月1日) (中文(繁體)).

^ 中国图谋取代美国霸权或重蹈勃列日涅夫的覆辙. BBC NEWS. 2019-11-14 [2020-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4).

^ 廢除主席任期限制: 中國網民批學金正恩.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18-02-26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7).

^ 修憲延續權力 分析:習近平恐成21世紀毛澤東. 中央通訊社. 2018-02-25 [2018-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5).

^ 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华网

^ 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受赠礼品展开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人民网2012年09月28日03:52,来源:《人民日报》

^ 1992年3月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坚决制止非法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义、形象、言论进行广告宣传的通知》(工商广字〔1992〕第34号)

^ 1995年10月1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使用已故或离任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名义进行广告宣传处理意见的答复》)

^ 2006年8月1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对广告中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名义的违法行为进行检查的通知》(工商广字〔2006〕156号)

^ 2007年6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禁止利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做商业促销宣传的通知》(工商广字〔2007〕122号)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赵紫阳同志遗体在京火化贾庆林等为遗体送别. 新华网. 2005-01-29 [2020-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4).

^ 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版面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 讣告:黄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www.gov.cn. [2019-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5).

^ 黄菊同志生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社北京2007年6月5日电

^ 刘华清同志逝世. 新华社. 2011-01-14 [2020-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0).

^ 中国民间丧葬礼仪变迁:“西学东渐”引发剧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党组〈关于共产党员应简办丧事,带头实行火葬的报告〉的通知》(中办发[1983]75号),1983年12月9日

^ 《中共中央转发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康生、谢富治问题的两个审查报告的批语》,1980年10月16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四条

^ 维基文库中的相關文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 维基文库中的相關文獻:宋庆龄讣告暨国葬公告

^ 1976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决定》

^ 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致电慰问四川雅安地震灾民.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3-04-21 [2013-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4).

^ 朝鲜党和国家领导人吊唁金正日. 新华网. 2011-12-20 [2013-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8).

主要依据[编辑]

更多信息:§ 各时期排名

中国人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网资料频道,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党和国家领导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配照片名单版)、党和国家领导人(结构图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百官简历

外部链接[编辑]

新华网:党和国家领导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领导人活动报道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人民网: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主要领导人活动报道集和留言板

查论编中國历代君主及政治領袖君主时期:君主、皇帝傳說時代傳說時代君主先秦时代夏朝夏朝君主商朝商朝君主周朝

周朝君主

諸侯國君主

秦国君主

世系

帝国时代秦汉三国

秦朝皇帝

漢朝皇帝

三國皇帝

两晋十六國

晋朝皇帝

十六國皇帝

南北朝南北朝皇帝隋唐

隋朝皇帝

唐朝皇帝

五代十国五代十國皇帝宋辽金西夏

宋朝皇帝

遼朝皇帝

金朝皇帝

西夏皇帝

元明清

元朝皇帝

各汗国君主

世系

明朝皇帝

清朝皇帝

共和时期:领导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中華民國

領導人

国家元首

大总统 → 大元帥 → 國民政府主席 → 总统

国家副元首

副总统 → 國民政府副主席 → 副总统

政府首腦

总理 → 行政院院長

“君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

领导人

国家元首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 国家主席

国家副元首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 国家副主席

政府首腦

总理

執政黨領袖

中共中央主席 → 中共中央总书记

最高领导人

最高领导人

中国共产党主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題 政治主題 人物主題 历史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