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故事:庄子的 “无情说”

7013 足球世界杯怎么画 | 2025-07-22 15:50:10

庄子和好友惠子,讨论“情”的意义。

惠子问庄子:“人确实是没有情感的吗?”庄子说:“是啊!”

惠子认为:要是一个人没有情感,就不能叫做人。

庄子说,大道给人容貌,自然赋予人形体,怎么就不能叫做人了呢?”

庄子认为惠子所说的“情”,指的是含有对事物好恶的世俗之情,是欲望产生的情。

而庄子自己所理解的“情”,是人的自然性情,是抛开了是非的天下至情,是人生的本质之情。

庄子在《内篇·养生主》中,借秦失之口,批评那些在吊唁老子时表现得过分夸张的人。

在庄子看来,这些人“遁天倍情,忘其所受”,他们的哭泣都有虚假的、违反天性的、背离真情的成分。

庄子在《内篇·养生主》中曾经说 “安时处顺,哀乐不能入”,意思是:如果人安于时运而顺应自然,一切哀乐之情就无法进入心怀。

在道家看来,了悟生死命定,就不会对生有执念,也不会对死感到忧伤,可见庄子所说的“无情”,并非无真情、无常情,更非无情;而是无俗情,无伪情。

庄子并不否认人有喜怒哀乐等自然情感反应,主张情应该顺应自然。

庄子的“无情说”,被后人接受并加入自己的理解:

被称为 “诗鬼” 的李贺,在《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写到,“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后来,“天若有情天亦老” 这一句,被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称为 “奇绝无对”。后世,文人纷纷为此句引对:

金元文学家元好问,在《蝶恋花·春到桃源人不到》中写,“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毛泽东主席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是被人广为吟诵。

由此可见,庄子“无情论”影响之深远。